北极圈内的世外桃源: 格陵兰岛

2011-12-29 00:00:00高育红
地理教育 2011年6期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介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为217.56万千米2,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意为“绿色的土地”。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
  据记载,公元982年,一个叫埃里克的挪威人和伙伴从冰岛出发,寻找新大陆,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大岛,并将其命名为“绿色的土地”。埃里克企图以这个“亲切的、充满生机的称谓”诱惑世人,让人们迁徙到这片荒凉的冰原上。正如他在探险日记中所写的:“假如这个地方有个动人的名字,一定会吸引许多人到这里来。”
  1 000年过去了,尽管西方人对这片终年被凛冽寒风吹袭、千里冰冻的土地充满着向往,但这里仍然只幸存着因纽特人。如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岛上居民有了担忧:如果冰川继续消融,沉睡在这一区域的巨大石油储量(已测定部分占世界总储量的20%)是否便于开采?这里的稀有矿产如金、钻石等是否因裸露在地表而氧化且被释放?能否开辟新的海上航线带动岛内工业和旅游业发展?
  自治之路
  格陵兰岛生息着5.6万多人,居民主要集中在荒芜的岩礁地带,靠打猎和渔业为生。由于全岛4/5的面积都在北极圈内,到了冬季便会出现极夜现象。丹麦统治者长期推行强硬政策,包括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等。当地居民决定放下手中的猎枪和渔具,与丹麦政府对抗,要求进行全民公投以改善自己的地位,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共同分享石油收入和获取更大规模的自治。
  克里斯蒂安斯霍布市位于迪斯科湾,四周一座座冰山缓慢地漂移着,鲸随着海浪的起伏,喷出一道道水柱。该市曾是一个繁荣的渔村,人们靠捕鲸为生,每年都会捕捉120多头独角鲸。冬天,当浮冰凝结在海面上,人们就坐着狗拉雪橇去打驯鹿或是拉一些大块的冰块以储存生活所需的饮用水。15年前,捕猎独角鲸开始受到限制,实行定额捕杀。一位女村民说:“由于缺少鲸鱼,夏天来临时,人们纷纷离开这里去近海捕大比目鱼;也由于缺少冰川,我们还安装了海水淡化设备。”在公社大厅里,这位夫人和另外两位妇女围坐在一张桌子边喝着咖啡,旁边是电视机和大型公用洗衣机。她们刚刚把一张海豹皮绷紧在木制的晒晾架上。每年,她们会晒制300余张海豹皮,这会给她们每人带来400克朗(约合500元人民币)的收入补贴家用。这个地区仅有83户居民,但即便只有这么少的人,该地区也有一座发电站、一个食品杂货店、一块供直升飞机使用的空地、一个教堂和一所设备良好的小学。
  对于格陵兰岛上的居民来说,渔业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中捕虾业独占鳌头。当地政府近几年把目标锁定在旅游业上,近几年旅游人数均保持在每年6.5万人左右,当地旅馆的床位已经增加了2倍,来自美国、丹麦以及挪威的大型游轮都会在此靠岸,旅游、照相、拍短片等都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冰川和时间才是真正的主人
  “丹麦殖民政府并没有强加给我们沉重的负担,相反,他们还帮助我们建立了村委会和小学。”一位村民说道,“我们格陵兰岛人的文化水平较低,连欧洲乡村的人都不如。”在格陵兰岛,有5%的人是从丹麦移居此处的。他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谋生,两三年后便会离开,除非他们在这里结婚。当地的居民因纽特人则生性慷慨,有钱的时候,很乐意去消费——开车兜风、住别墅度假、乘坐奢华游船旅游等。这些现象显露出格陵兰岛社会的一种不同步——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这一点与一些非洲国家类似。
  努克市(格陵兰岛首都)最好的家用电器商场老板是一位移民。他来这里已有10年,和当地女子结婚并有了孩子。在这里,人们很少能像他那样一直从事某一项事业。对于因纽特人来说,他们不会完全依靠自己的工作。如果说一周要工作6天,那么大多数人会旷工3天。他们认为工作是徒劳的,还不如去海边钓鱼。因纽特人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有冰川和时间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会常常反问,为什么要销售那些高保真音响?它们与鲸鱼掠出水面时所发的声音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变迁中的社会
  尤伽和他的妻子把猎物摆放在小路中间以供出售。然而,没有人注意他们的这一举动。土生土长在格陵兰岛的坤诺解释道:“以前,这些猎人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他们有自己的小店。如今,这一切都在悄然逝去。”这位年轻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曾在哥本哈根学习心理学。他继续说道:“自从丹麦人来到了这块土地,我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自然和谐亲近的生活观都在被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的观点逐渐取代。从前,人们认为只要能够活着,也能帮其他人一起活着。而今,这种价值观已经不复存在了。”坤诺的话中带着一丝遗憾,却没有忧伤。人们虽然回忆着以前简单朴素的生活,但对于新的生活,人们也充满憧憬。
  充满活力、新旧交替、富于现代气息,这是现今格陵兰岛最明显的三个特征,因纽特社会的变迁如同冰山的变化一样快。如今,有1.3万名格陵兰岛人在丹麦生活,其中有1万人是20岁以下的青年,他们在丹麦接受高等教育。在努克大学,美国政府已与他们合作开展了相互交流的项目以促进地区的教育与发展。
  在努克市中心,玛丽亚刚刚擦干净她精致的运动服装店的橱窗。这位27岁的年轻女性在丹麦完成了学业,其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因纽特人,她是丹麦和因纽特民族融合的典型。下周,她将去阿姆斯特丹采购新的塑料模特。她自信地对笔者说:“我们并不处于世界的底层,我们在世界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