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形成性评价效果?

2011-12-29 00:00:00俞伟基
地理教育 2011年6期


  1.发挥中考、高考的导向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习情况所作的评价,即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的达标情况,从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终结性评价。期末、学年考试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段考虑可以看作形成性评价,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现阶段,不可否认中考、高考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力极大。每年中考、高考后,教师个人、教研组都会对试题作专门研究,各级教研部门还会召开专门的研讨会,分析命题思路的变化,调整毕业年级复习策略。近年高考命题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提高了主观题比重。随着试题引入平时测验,广大教师开始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淡化知识点背诵,某种意义上赋予中考、高考试题一定的形成性评价功能。这种变化克服了平时测验和升学考试之间的矛盾,避免学生、教师莫衷一是。如高考地理部分的试题大量运用图片资料,既体现了学科特点,又利于引导教师加强地理要素分布图、原理图的教学,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
  2.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协调、友善、融洽、和谐的气氛,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投入学习,面对教师的提问、测验积极思考、勇敢回答、大胆质疑。对回答正确的学生通过语言、手势等形式予以肯定;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及时给予暗示、提醒,帮助学生完成答案,可消除学生的顾虑促进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地理教育只有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活力。问题情境、测验材料呈现给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与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2010年10月“鲇鱼”台风虽然没有直接登陆台湾,但外围环流带来的丰沛雨量重创台湾东北部,尤其是苏花公路多处严重坍方,导致大陆游客受困、失踪。据此可以让学生讨论:到东南沿海旅游最佳时间是什么季节?如果出游时间不理想,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规避灾害?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加入到家庭旅游计划的讨论中。
  形成性评价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指向性应明确。问题过于简单尤其提问为“对不对”的这种形式,经验告诉学生预设答案一定是“对”,响亮回答的背后是漫不经心。问题过于深奥或者超出课标要求,如学习人教版“欧洲西部”一节时,有的教师设计两个讨论题: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如何形成的?欧洲西部和欧洲南部气候为什么不同?三圈环流的知识要到高中阶段才学习,完成这样的练习确实有困难,若有所思其实未思。设问和测验难易适中,有一种跳一跳摘桃子的感觉,回答正确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能针对学生个性差异、思维习惯和生活经历设问效果会更好,题目太大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参与的热情会受到影响。
  3.强化地理思维习惯培养
  形成性评价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运用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两大特点。如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回避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水内容。“宇宙中的地球”(必修I)着眼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而非天文学的内容。人教社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关于北京火车新站选址的探究题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一个范例,地理事物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顾此失彼。
  形成性评价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有优势。有效途径如下,其一听其言:上课发言、学生之间探讨、课后师生交流。其二观其行:上课举手的次数、社会调查分担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三测验和讨论:围绕某一主题撰写调查提纲或者提供某一主题的部分材料分析还需从哪些方面进行补充;学习旅游地理知识后确定附近地区的一个旅游目的地,分组设计旅游路线、估算费用、选择出行时间,完成后与旅行社的方案对比,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谁都会说自己爱国家、爱家乡,谁都知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要评价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真实变化,只能避开现成案例选择新的切入点,调主题、换角度、以小见大,如“美国减排以中国为条件,你有何感想?”这既有美国的阴谋,又必须正视我国的环境问题。
  4.将自评、互评落到实处
  对形成性评价的探讨无不提到自评、互评,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形成性评价方式都没有受到重视。自评是从被评价角度看形成性评价。学生上课思考问题和课后练习是不断体验知识生成寻找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过程,这就是一个自我评价过程。但是练习题要适量、难易要适中,对学生的练习要有详细的批阅,有时需要面批,课堂讨论要有点评,这样才能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前面的学习过程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学完一单元,安排一点时间让相邻同学互相提问,交流学习心得。每学期可安排一次学生交换阅卷,在参考答案评分细则的引导下,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评价同学和自己的前段学习情况,既评他人,又评自己。
  以上四个方面并非地理学习评价的具体方法,而是从改变评价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提高形成性评价有效性所作的一点探讨。形成性评价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学生正确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其有效性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