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地理备考的“瘦身”策略

2011-12-29 00:00:00李密
地理教育 2011年9期


  一、通过考点“瘦身”
  
  通过研究地理考试大纲和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列出考点分布明细,总结出高频考点,确定系统复习内容,统计表格展示的部分内容见表1。
  通过上述列表,可以归纳出广东省地理高频考点如下。
  自然地理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大气受热过程;三圈环流与气候特点;常见的天气系统;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文地理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城市的空间结构;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区域地理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上述列表可为艺术生地理备考内容进行初步瘦身——将复习的知识点由考试大纲中所列的近50个考点减少为
  20个,大大减轻复习的压力,为地理复习赢得时间。
  
  二、通过诊断题“瘦身”
  
  针对高频考点,挑选3~5套地理模拟试题,对学生地理基础进行诊断(通常选用近几年广州市高考调研题,可以获得多所学校的考试数据分析进行对照),将正确率低于60%的高频考点确定为后阶段复习重点。通过诊断题,结合本校艺术生学习情况,对复习内容进行进一步“瘦身”后,地理教师确定以下内容是备考重点。自然地理部分:区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季节的判断、天气系统、内、外力作用的地貌。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发展和粮食问题、工业区位、城市规划和城市化。区域地理和选修部分:中国各区域自然环境、区域国土整治、经济区划、重要工程的建设等热点问题(如2011年北方的春旱与南水北调、新疆喀什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通过以上“瘦身”,地理教师可进一步把握备考的广度,解决复习内容的广泛与有限复习时间之间的冲突。
  
  三、通过高考真题“瘦身”
  
  目前有许多省的高考地理试题都是自主命题,各省试题考查角度、命题方向、设问方式、对地理知识考查深度等有很大不同。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涉及的考点及设问方式如表2。
  
  
  通过分析近两年高考试题的设问方式和命题角度,可以将广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成以下几类。
  原因分析类:先提供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反思该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2011年高考试题中的第2、5、40(4)题均属此类)。
  推断影响类:以某一地理原理或生活常识为基础,让学生推断某一地理事物对环境的影响(2010年高考试题中的第1、9题均属此类)。
  图表数据计算类: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通过统计图表等找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对比数据的差异、变化趋势,或通过计算得出某一结论和进行概念的判断,或为某个规划方案寻求依据等(2011年高考试题中第3、4、5、7、8、10、11、40(3)、41(1)(2)(3)题均属此类)。
  
  四、通过简化地图“瘦身”
  
  高中地理知识的运用,最终落脚点在于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协调人地关系”的方法,这也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最高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考卷往往以区域地图、统计图表、示意图、地理事物分布图等为载体,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迁移应用这一内容。因此,平常的复习中,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精读一些简化地图,形成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1的4幅图是高中地理必修Ⅰ中的核心简图。
  
  
  这四幅图基本囊括了高中自然地理核心内容,留空的部分要求学生能熟练填出名称或说明原理。人文地理也可找出能表达地理原理的一些简图。区域地理中的气候、地形、河流、城市分布应重点掌握。学生通过动手填写和绘制一些原理图、示意图、思维导图等,其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理解地理规律和原理等能力都能得以提升。
  图2为学生日常填图练习之一。
  
  
  用简图示意气压中心形成,在椭圆中填写气压中心名称。可以看出:上述5幅图源自课本的原图,但比原图更加简洁明了,并富有一定的变化。通过简图可为复习内容“瘦身”,为高三地理复习“减负增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