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花更艳

2011-12-29 00:00:00俞新天
国际展望 2011年4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随后又领导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实现了中国的崛起。成功的重要根源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然后又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中国航船越过激流险滩,克服艰难曲折,不断驶向胜利的前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学术界、思想界为此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将对中国未来的理论推进、战略形成、决策过程和民意基础产生更大的影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未闭门造车,而是面向世界、改革开放、与世界互动,国际关系理论和对外战略政策是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突飞猛进和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对内对外内容已经结合为一体,无法分割。它对理论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者、思想者都有自己的学科领域,研究的任务却要求全方位的视野,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整合。它必须超前地回答,什么样的理论框架才能更好地说明中国,中国大战略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如何互相影响,如何才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在快速变化,新兴国家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国是其中最大最快的变量。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对外战略,确定了它的基本内容。但是它必须与时俱进,应对巨变,不断地、前瞻性地加以丰富与提升。中国的利益已扩展至海外,如何与不同的国家寻求不同的互利共赢道路,如何在敏感的安全领域取得互信,如何有效合理地提供公共产品,如何通过公共外交赢得人心……,新问题层出不穷,召唤研究者去拓展,去耕耘。
  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仅要维护现实的利益,而且还能描绘理想的蓝图。中国政府“和谐世界”的理想已经唱响全球。“和谐世界”究竟包括什么内涵,它与其他国家的理想有哪些重叠,哪些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从现实世界出发,找到与各国共同走向“和谐世界”的途径,至关重要。在史无前例的中国崛起的实践刺激下,理论创新将百花齐放,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