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购狂潮中,中国买家都看中了法国酒庄悠久的历史、优雅的环境和闻名世界的声誉。收购法国酒庄,甚至被视为借鉴及引进法国纯正葡萄酒文化的良方。
法国人困惑了
“要是中国人有朝一日像如今的法国人那样尽情享用的话,波尔多葡萄酒会出现紧缺的。”——法国人难以停止困惑,这些困惑是基于中国人针对法国酒庄的一系列收购活动产生的。中国现在已经是除了欧洲之外波尔多葡萄酒的最大买主,尽管那里的人均消费每年还不到半升。
珠宝富豪沈东军买下了法国西南部一个酒庄——这只是中国对法国最著名的葡萄种植地区迅速增加的投资的一部分。中国的投资已经开始改变波尔多的贸易战略,甚至改变一些红酒的味道。根据波尔多葡萄酒协会透露,在投资之外,中国已经成为波尔多葡萄酒最大出口市场。
沈东军参观了40个葡萄园,最后决定购买位于波尔多以外梅多克地区、面积达22公顷的洛朗迪科酒庄。沈东军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家人和朋友对他投资法国葡萄园的计划感到惊讶。但由于中国红酒市场的繁荣发展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多,“他们终于开始理解我的想法了”。
沈东军去年开始进口葡萄酒到中国。这一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共消费了价值3.33亿欧元的3350万瓶波尔多红酒,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而2010年,波尔多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葡萄酒出口额分别增长了98%和126%。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的葡萄酒销售每年都要翻一番。而2011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有望增长到8.28亿升,即每年将饮用超过11亿瓶葡萄酒。
过去3年中,中国人购买了多个法国酒庄,而这次国有企业中粮集团在2月份收购法国波尔多雷沃堡酒庄,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生产型海外收购的知名葡萄酒企业,这也是中国国有企业首次进入波尔多葡萄园。
“尽管中国酒企海外并购已不是新鲜事,但到一个葡萄酒生产与消费均居世界前列的国度去收购,业内人士还真捏了一把汗。”葡萄酒行业分析师方军表示。
事实上,在此次收购之前,中粮集团就收购了智利的一家酒庄。中粮集团曾对外公开宣称,未来还将把意大利、澳洲、美国、南非的多个酒庄资源列为收购目标,囊括全球稀缺产区资源,铸造世界美酒长城。
葡萄庄园都有什么?
在法国,葡萄酒庄园通常包括一座年代久远且颇具历史价值的城堡,以及其周围环绕的葡萄田。这就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在收购酒庄的同时,也获得了其内部古堡的所有权。
一家内地背景的香港公司曾于2009年夏季出资控股了波尔多“黎赛留酒庄”。黎赛留酒庄就是法国传统酒庄的典型代表,总占地面积17公顷,城堡周围环绕着14公顷葡萄园。据载,国王路易十三时代,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购买了这块享有盛名的葡萄园,并把他最宠爱的情人藏娇在此,后该酒庄归属其家族。该酒庄于4年前被一位荷兰人以及其他17位股东收购。
在收购狂潮中,中国买家都看中法国酒庄悠久的历史、优雅的环境和闻名世界的声誉。中国投资者计划在亚洲着力推广其品牌葡萄酒的同时,也准备利用酒庄在法国本土的优势,将坐落于酒庄中心的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欧洲古堡改造为接待中国贵宾来法休闲度假以及承办婚礼的高级会所。
不仅如此,精明的中国买家甚至改变了传统:他们不仅控制从葡萄种植到装瓶的整个生产过程,省掉了中间商,而且每一滴葡萄酒都将出售到中国市场。沈东军证实,洛朗迪科酒庄年产的15万瓶葡萄酒都将有符合中国消费者品位的包装,还会避开销售波尔多葡萄酒的传统中间商网络。
一个都不能少
中粮集团的收购是全产业链的模式,即在种植方法、酿造工艺、全球销售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同时也将国外深厚的葡萄酒文化以及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嫁接到了中粮酒业身上。而法国波尔多雷沃堡酒庄仍将由当地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营。
法国共有约250种不同的葡萄品种,其中60种最为常见。就像波尔多酒农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所说:“葡萄酒和香水一样,诀窍就在于如何组合。”
法国的葡萄酒农,从生态上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寄生”于某个大工业葡萄酒集团,生产的酒虽然仍可保留自己庄园的名份,但实际上作为葡萄酒庄园的拥有者,对生产和销售的直接影响有限。这样的好处是生产、销售的成本会降低,开拓市场相对容易,但质量和品牌可能受影响。另一种为完全家族式、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世代相传,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在全球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能够坚持这样做下来的,或者已经有了足够的销售渠道、品牌优秀;或者就是产量有限、甘于现状。一般而言,有能力直销的,大都是好酒。
决定不同庄园的葡萄酒之间差异的因素很多,地表和地下的土质和气候、葡萄采摘的时间或成熟程度、在橡木桶中储藏的方式、装瓶的时机、保存的方法、葡萄秧的年龄……等等,
如何加工收获的葡萄,是酒农们全部的“诀窍”所在。而对单一品种的葡萄生产的葡萄酒而言(如勃艮第地区的产品),“组合”则更多地说的是天时地利以及人和。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买酒庄也是买团队:酿酒师、工人、技术人员等等,一块儿都买下来,这样才能保证品质。酒庄庄主这活儿基本上就是一个体力劳动者,不是容易干的,一旦上了套,就永无宁日:地里、酒窖里、办公室里,永远有干不完的事。
收购狂潮中的尴尬
中粮酒业的海外收购与以往中国酒企的收购模式不同。法国的酒庄多为家族式经营,规模较小,往往抵御经济风险能力较差,经常会出现酒庄转手买卖的情况。因此,对于法国酒庄的收购,需要大笔的现金作支撑。近几年来,收购者多是保险、金融或者一些大经济集团,或者收购者本身就是酒类产品的经营者。
“目前,国际葡萄酒竞争十分激烈。外国酒商进入中国往往会水土不服,他们很想与国内几家葡萄酒巨头联合,来共同打开中国市场。
同样,中国企业涌入西方的酒庄也遭遇不少的水土不服。以中粮为例,全资收购法国雷沃堡酒庄之后,该如何定位自己产品的品牌文化?如果做中粮文化,那么30%的低端市场影响力根本不可行;如果做法国葡萄酒文化,则会招来葡萄酒行业骂声一片,毕竟中粮集团作为国有企业,支持民族品牌及其文化才是正义之举。此外,中国人饮用葡萄酒的生活方式没有西方国家盛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辨别能力不强,因此国内的葡萄酒市场还处于一个培育阶段。
中国的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葡萄酒消费已进入高速增长期,面对这机遇,不少企业应该分一杯羹——收购法国酒庄,被视为借鉴及引进法国纯正葡萄酒文化的良方。
尽管,许多内地富豪都以在品酒会上抽烟或者嚼口香糖等不雅举动闻名业内,并没少得到过西方商人的抱怨。但通过并购国外品牌推动自有品牌的发展和扩张,迅速实现品牌国际化,这正是中国企业的雄心壮志所在,其他的细节,日理万机的商业大佬们没兴趣去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