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震大国”。世界上每5次地震中就有1次发生在日本周边。1994年到2003年,全世界共发生过近1000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有22.9%发生在日本。
今年“311”日本大地震,级数达到极其罕见的9.0级,是有史以来震级第二高的地震。这次“千年一遇”的强震突袭日本,除了熟悉的惨烈之外,还有对我们而言略显陌生的日本普通民众面对大灾时的冷静从容。处“震”不惊,秩序井然甚至比地震本身更令人震撼。
一位日本网友留言对日本民众熟练的防震防灾的现象解释说:“那是因为平时为了大地震,不知道做了多少准备,几乎每时每刻,避难训练,建筑基准的执行,安全确认,几乎两个月就有一次安全训练,地震来了,如果再不行,那就不行了,那就是命了。”
防灾教育,从小开始
1995年1月17日凌晨发生在日本阪神地区的里氏7.2 级大地震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遇的最大一场地震灾难,这场大地震共造成6434人死亡,将近4.4万人受伤,约65万座建筑物受损,经济损失高达10万亿日元。
对于阪神大地震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大学教授近藤大博说,日本国民的防灾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在一两天之内形成的。尽管历史上曾发生过死亡10多万人的关东大地震,但现代日本国民的防震意识真正得到提高是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此次地震使日本国民看到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大家开始认识到政府平常发出的预防地震的呼吁并不是杞人忧天。
日本的防灾教育从小开始,调查显示,高达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有90%的人表示“最担心的灾害是地震”。但是在日本,由恐惧而生的不是恐慌,而是从娃娃抓起的危机意识和行动。日本国民从小接受防灾教育,教科书中写有应对灾难的基本知识,学校也专门开设不同类型的防灾课程。以兵库县为例,几乎所有学校每年都要实施1至2次防灾演练,近30%的小学每年举行防灾演练4次以上。
日本易发地震,对防震防灾的教育普及非常重视。国民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开始接受相关课程教育,并参加每年一到两次的逃生演习,地震频发的地区,演习的频率甚至是每月一次。
日本学校在培养小孩子的防灾意识方面,真是下足了功夫,比如“おかし約束”这个词组,“おかし”拆开来解释分别代表了“不要推,不要跑,不要吵闹哭叫”,而合起来就是“小零食”的意思。就这样,“小零食”开启和夯实了日本一代又一代人始于小学时的防震防灾记忆。因而,对于从小学时就开始接受防灾教育的日本人来说,面对灾难不能乱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日本,家里的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砸伤人,书柜和衣柜一般在顶端都有将其固定在墙上的设施,并且家里的家具在安排摆放时,也会注意有没有会从高处掉下来的东西。绝对不在床头放重的东西,再有就是随时看好家里哪些是容易出现三角地带的地方,这样如果大地震到来的时候,可以临时躲避。比如说在蹲下后还可以高于自己的桌子、沙发。再有在每一个屋子或是可以安身的地方都放一瓶水,防患未然。在超市里人们可以买到防灾套餐,里面包括压缩饼干、手套、简易厕所、装水的袋子,以及一瓶水,以备突然来的灾难。依托社会和公司建立的系统,人们可以从手机或是电脑,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安全状态通知事先设定的联系人。
与中国一样,日本也有“有备无患”这个成语,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日本人是真正做到了“有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无患”。
日本人对生死的淡然
日本地震之后,很多中国人都对日本人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淡定感到震惊和敬佩。实际上,在日本人自己看来,这并非什么淡定,甚至在一些外国人看来,这似乎是对于生命的冷漠。对于生与死的重大问题,日本人一向看得很淡。有一项调查显示,64.6%的日本人相信生与死轮回相通。
在这场大地震的威胁中,如何面对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人自助和助人的态度。由于外来宗教文化丰富繁杂,日本人的宗教观念经过融合形成了复杂多元、缺乏虔诚神性的特点。总体而言,神道教作为日本特有的宗教,它把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死亡对人而言不是终止,而是成长与消失的自然组成部分;加之佛教禅宗里的“轮回转生”、“虚无”的观念,组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让日本人能够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
在以日本人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对于“生与死的世界是隔绝的还是轮回相通” 的提问,认为“在某个地方轮回相通”的占64.6%;对于“是否相信死者有灵魂存在”的提问中,回答“相信”的人占54.0%。这说明,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反复出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或是对日本文化中生死观念的最好注解。
“一切都很特殊,他们却仍然排队,有条不紊。”日本列岛多年来不时颤抖的惨痛教训,加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深怀恐惧,造就了大灾当前举世称道的国民秩序。这个频繁被自然灾害骚扰的民族,甚至对未来从不乐观,他们做的,只是认真地活在当下。
由于灾难不断,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以及深重的悲观主义色彩,与中国人看戏喜欢看喜剧看大团圆结局不同,日本人无论是看书还是看戏,大都喜欢看悲剧,例如百十年来热映不衰的演绎日本古代“47浪人”为主复仇的悲情剧《忠臣藏》,以及风靡一时的小说及根据小说改编的悲情剧《失乐园》。这些小说、戏剧、电影都蕴含着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美好的东西必将付之流水的悲情意识。
正因如此,日本文化中对转瞬即逝的美好有深切的感情,中国人崇尚月圆、完美、和谐,日本人则崇尚枯山水、不平衡、不对称。这一切就像日本人耳熟能详的战国英豪织田信长的诗:人生五十年/莫非熙熙攘攘/浮生幻梦。
日本防灾体系中的法律保障
由于日本政府一再要求强化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呼吁民众将房间内的衣柜等家具固定在墙上,日本国民也知道地震发生后千万不要急着往外逃生,而是应该在早已储备了应急食品和饮用水的房间内找一个牢固的角落避难。日本民众对于频频发生的地震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制定出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防震救灾体制,他们相信“有备无患”,只要进行精心细致的准备,就可以将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尽快进行有效的救援并帮助受灾地区尽早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在日本,从地震的预测到防震的准备,从救灾活动到灾后重建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与防震救灾有关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日本有关防震救灾的一部最基本的法律就是于1961年开始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该法律的内容涵盖防灾组织、防灾计划、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以及灾后重建等各个领域,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关于地震等灾害预防的必要体制,明确了这些组织的责任,规定了在进行制定防灾计划、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以及灾后重建时实施的财政金融措施以及其他必要的灾害对策的基本措施,全方位、有计划地推进了日本的防灾行政。
在《灾害对策基本法》之后,日本还相继制订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在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区域与地震对策紧急整备事业相关的国家财政上的特别措置法》(简称《地震财特法》)以及《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置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规定要强化观测和测量体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地震预测工作,规定各单位要事先做好警报发出后的人员避难计划等准备工作。《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置法》则对建设避难地点、避难路径以及消防设施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还规定要设立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推进与地震相关的观测、测量、调查和研究。
除了这些与整体防震救灾工作相关的法律,日本还专门就一些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的地区制订了特定的法律,如《关于推进东南海·南海地震防灾对策的特别措置法》以及《关于推进日本海沟·千岛海沟周边海沟型体针防灾对策的特别措置法》等等。
防震救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让日本在灾后总是有章可循。对于受灾民众以及受灾地区的援助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和生活方面、住宅的修补或重建、对中小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的援助以及对于地区整体规划的援助等。这些援助制度都规定得非常详细,设定了灾害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援助措施。例如在生活方面,家庭成员在地震中遇难可以获得一笔“灾害抚恤金”,遇难者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时,抚恤金额度在500万日元以内,遇难者为其他一般家庭成员时,抚恤金额度在250万日元之内。如果家庭成员在震灾中致残,则会收到250万日元以内不同额度的“灾害残废慰问金”。如果在地震中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眼前的生活出现困难,则可以根据“受灾者生活再建制度”申请灾害援助资金或是一系列低息贷款。孩子上学可以申请减免书本费以及高中的学费。
由于日本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地震等灾害的预防工作,将保护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设有专门讨论防灾政策的中央防灾会议。该会议由内阁总理大臣亲自担任会长,除专门负责防灾的大臣外,所有内阁成员都参加会议。日本央行行长、红十字会会长、日本放送协会(公营电视台和电台)会长以及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董事长也自动成为中央防灾会议的成员。打开日本内阁府的网站,可以看到上面详细列出了日本的《防灾白皮书》、《防灾计划》以及今年的《防灾对策重点》。
防灾意识:自助比公助更重要
早在1960年,日本政府就将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除了悼念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中的10多万死难者之外,还进行各种防震教育和避难演习。除了“防灾日”,日本政府还将8月30日至9月5日定为“防灾周”,进一步加强国民抗震防灾的意识。
日本内阁府负责防灾的官
gXybZCFVOFj4d3kFp+8HrQ==员鸟巢英司曾经表示,由于人类无法阻止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最好的防震工作就是建立一个不怕地震的社会。日本政府目前最重视的工作就是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日本国民基本可以免费对自家的住宅进行抗震性能测定。政府积极鼓励抗震性不达标的民众采取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补助措施。对于一些实在没有经济能力修补住宅的民众,政府则建议他们对卧室或者哪怕是床的周围进行加固。鸟巢说,日本政府最重视的是加强学校和医院的抗震性能,因为学校是地震发生后人们避难的场所,医院则是救助伤员的场所,如果这些防震救灾的据点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就无从开展迅速有效的救灾工作。
当然,尽管日本政府对于防震救灾工作非常重视,但鸟巢英司却指出,防震救灾最关键的还是国民个人的努力以及地区内民众的相互帮助,个人的自助和地区的共助比国家提供的公助更重要。因为在地震发生之后,由于受灾地区的通讯系统和交通运输中断,中央政府往往很难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外部救援人员一般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赶赴灾区。如果,每户居民的房屋都很结实,房间内也储备了数日的应急食品和药品。如果工厂和学校平常都进行了充分的防灾演习和避难训练,那么地震就不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如果一个地区的居民能够在地震发生之后相互展开救助,在第一时间挖掘出被埋在废墟中的邻居或是对伤员进行急救,那也可以大大减少地震造成的死伤。
这就是震出来的日本如此镇定的原因,镇定,来自于充足的准备。
日本大学生翻译的《地震紧急手册》中文版
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不久,日本志愿者们在网上公开了地震紧急手册的30多种外语版本。其主要对象为对地震持有恐惧心理的在日外国人。该活动由东京外国语言大学的学生们发起。他们起初在“推特”上发了有关呼吁该活动的文章,结果得到热心者的迅速呼应。紧急手册日语原文在http://mblg.tv/enokiiii/entry/1/。中文版全文如下:
【随身带的物品】
□现金
□证明身份的证件(身份证)
□印章,保险证件
□饮用水(每人一天3公升)
□应急食物(罐头,糕点等等)
□手机,充电器及应急用充电器
□卫生纸
□毛巾(大约5条)
□手电筒
□收音机
□雨具
□防寒用具(怀炉、防寒衣物等等,万一停电时会没有暖气设备可使用。)
□手套(劳动用手套)
□口罩(除了防寒,还可以防止吸入烟雾尘埃)
□垃圾袋(越大的越好,可以用来防水防寒并装载物品)
□保鲜膜
□橡皮圈(只要有几条即可)
□毛毯
□报纸(防寒用)
□家族的照片(失散时可以以照片寻查用)
□哨子(生存几率会大大提升)
□眼镜
□平常所需的药物
□生理用品(必备)
□随身听(音乐让你放松心情,有的可以听广播)
□纱布(有时比较方便)
□靠垫(可以保护脑袋)
□罐头起子,小刀(如果在避难所要过很长时间的话)
【紧急时的行动】
□开窗户,开门(确保避难路线)
□把行李放在门口
□穿鞋底厚的鞋
□关闭煤气管的总开关
□煮饭(有可能比较危险,请小心点)
□有时间,给手机充电
□停电时把电流断路器关上(为了防止触电,事先把在家里所有的插销拨下)
□余震继续至少24个小时
□请保持冷静
□灾害时留言电话(号码是171,录音时选1,然后拨对方的电话号码,留言时说你的避难所在哪里)
□打电话时尽量长话短说,以免电池消耗
□请小心冒充警察的电话
【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不要靠近就要倒塌的衣橱、冰箱。
□小心玻璃和围墙。
□如果发现墙上面出了裂缝,柱子斜了等等,其房子有可能倒塌。要马上去避难。
□不要靠近较窄的路、悬崖、河川附近、海边。
□住在海边的人要到高地避难。
□最好戴盔型安全帽,至少要戴帽子。
□不要穿易燃化纤和棉制衣服。
□准备口罩和湿毛巾。
□发生火灾时,朝上风方向跑。
□你在开车的话,马上把车停在路边。
□你有汽车的话,把其窗户全打开,放大收音机的音量。(如果你能做到的话。)
【地震发生之前的注意事项】
□你有盔型安全帽吗?
□你有紧急粮食吗?
□你有水的贮存吗?
□你有急救箱吗?
□你有睡袋码?
□你知道附近的避难所吗?你知道怎么去那里吗?
□穿着袜子睡觉。
□把拖鞋(鞋底厚的鞋子更好)放在身边。
□拉好帘子(为了防止飞散玻璃)。
□把毛巾夹在门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