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的新头衔正在为人熟知——《公共外交季刊》杂志总编辑。这位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在创刊词中写道:“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正是本刊的宗旨和使命。”除这本杂志创刊,引发公众热议“公共外交”外,一个部门的更名,同样促使媒体将话题指向“公共外交”。
在“外交”前加上“公共”的做法,最早源于1965年的美国。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美国“9·11”后,渐成世界热词。近年来,中国设置“外交部开放日”,频频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等,日渐重视公共外交。
2010年,中国的 “峰会外交”与“世博外交”引人瞩目。前者,如上合组织峰会、G20峰会等,属政府外交。后者,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人民展开公共外交的绝佳机遇”,可以帮助世界充分全面了解中国,让中国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实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伴随中国国力的强盛,公共外交形式日渐多样和完善。目前国外的孔子学院已经有了280多所,多种形式的演出及“汉语年”、“中国年”等活动则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展开。民间层面的交往则更加具体生动,近期发生在日本的种种灾难,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
从日本地震看中日公共外交
日本9级强震引发海啸,再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危机,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重要新闻,同样也成为中国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重要新闻。在这其中,互联网首当其冲,直接扮演了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反映者。
从3月13日开始,以新浪微博为代表,日本9.0级地震一直占据着热门话题榜的榜首,其间在多个时段内虽有短时间变化,但是话题榜上的转载量和关注度仍然是最高的。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上的信息交流,成为观察中日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时刻。
由于日本少数政治人物和右翼团体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在侵华问题上中国公众长期对日本右翼舆论持警觉态度。另外,两国在包括人权、宗教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在西藏、新疆等问题上,日本舆论中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还不少。
但是与此同时,中日之间的经贸、人员往来都在
不断增加。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发生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民意的形成也与媒体长期报道有关。在中日关系上,两国媒体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两国媒体关注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突发事件,多于长期交往,也形成了舆论上的压力。这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直接影响中日两国民众中的相互印象。
危机中的公共外交
这种外交已有先例。去年轰动一时的智利矿难发生后,由于智利矿井下有一名玻利维亚籍的矿工,玻利维亚的媒体和舆论对救援关注度比较高,报道也相对正面,使得这两个在政治关系上屡有摩擦的国家找到了改善关系的契机。
此次强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爆发后,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以及中国网民的网络讨论,形成了一种相对积极的公共外交氛围。从目前来看,这种氛围对中日两国民间舆论和彼此看法还是积极影响更多一些。
一方面,日本舆论和日本媒体对中国网络的关注,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中国民间的善意。中国救援队的参与,也会登上日本媒体。这方面的报道一旦增加,会对中日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中国网民对日本的认知,也在接触到大量信息后发生变化——日本民众在灾后的从容淡定和有条不紊曾令无数国人钦佩。
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本国民众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观。一个国际意识强的民族,其公共外交的发达程度往往比较高。日本强震刚发生时,在微博上有一些网友发出了“老天惩罚日本”的感慨,但是更多的微博发言在表达悲伤和同情。到了6天之后,我们依然可以从网络上看到一种复杂心理的表现,比如有微博网友说:“提到日本地震,当初我听到这个消息,心想让他们也尝点苦头。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很快被另一种声音所淹没,顿觉刚才的想法太黑暗了,还是为他们祈福吧。”
好的公共外交,往往就是不同国家之间找到相似性的过程,中日之间也不例外。因为自然危机的背后,往往有超越地区利益的共同诉求。人们对于生命的守护,对安宁环境的期待,和对真诚互助的感谢,也是超越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