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是中东的一个发达国家,中国的军迷也都知道以色列是全球武器出口大国之一,位列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之后,近几年对外军售额都达到60亿美元左右。就连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也都购入过以色列的武器和相关军事设备。不过尽管以色列科技发达,武器先进,但是一提到航天科技领域,人们一般只会想到美国、俄罗斯,然后是中国、欧盟和印度。对于以色列,人们很难设想它在航天领域上有何作为。
一个地小胆大的国家
实际上,以色列是一个国小胆大的国家。早在1983年4月,以色列政府便在科学部内设立了以色列航天局,标志着以色列正式迈入空间时代。虽然一直以来,以色列对航天的政府投资无论在总数上还是占GDP百分比,都比不上其他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以色列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并力图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太空。以色列前任航天局局长班伊兹瑞尔曾说过:“以色列国防工业国防技术的销售额每年超过50亿美元,占到全球武器出口的约10%,以色列没有理由不去投资航天市场。”
因而,资源匮乏、综合国力较弱的以色列便走向了“搭便车”之路,在与其他航天大国的合作方面,一直显得颇为积极。比如借助美国在培养航天员方面的丰富经验,培养自己的宇航员。伊兰·拉蒙便是以色列第一位宇航员,死于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事故。以色列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宇航员,20年内已有13颗各类卫星发射。
今年1月30日,以色列与欧洲航天局30日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在航天技术、太阳系探索等领域展开合作。3月27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发布公告说,俄与以色列将在研究和利用太空空间以及航天科技民用化方面展开合作。
年轻人的飞天梦想
2012年12月,以色列将把一艘小型宇宙飞船送上月球,并探测月球表面,将实况视频传送回地球。这并非以色列的国家行为,而是一个仅由3位以色列年轻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的设想。如果他们的计划顺利实施,便有资格领取谷歌探月大奖赛的2000万美元奖金。虽然是民间团队活动,但若成功,此举将彻底改变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将以色列推上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登月第三国”宝座。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年轻科学家只是靠业余的时间执行该计划。
这3位工程师——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师利夫·巴什、通信系统工程师科菲·达玛利和卫星系统工程师尤纳坦·维纳特罗伯都在以色列的科技领域担任高级别职位,同时也都承担着相关的教学和研究任务。他们3位之前都分别听说过谷歌探月大奖赛,后来由于共同的兴趣由朋友介绍聚集在一起。尤纳坦说:“朋友觉得我们都太疯狂了,所以要介绍我们认识。”
于是,说干就干,去年10月底,三人团队便闭门草拟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竞赛计划,并交给了大奖赛组织者。不过这个活动的报名费高达5万美元,直到去年12月21日,他们才招募到这笔金额。“就像正宗的以色列人一样,我们拖到了最后一分钟。”尤纳坦自嘲笑道。
报名了之后,他们从以色列科技界招募了大概50位志愿者,并游说争取到了科研机构的支持,其中便有享誉全球的、由知名化学家和以色列首任总统哈伊姆·魏茨曼创立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他们以非营利机构的模式运营,“我们在寻找愿意参与其中的人”项目协调员罗纳·鲁宾斯坦说,计划成功之后,到时所有的奖金收入将用于在以色列青年中倡导科学。
大奖赛的组织者称,该项谷歌探月竞赛是为了吸引“那些针对高难度问题采纳新方法和创意思维的标新立异者,从而实现真正的革新突破”。组织方将月球视为可以利用但尚未利用的资源,并认为“廉价的、常规性的登月方式是进一步探索月球的关键步骤”。
以色列的探月三人组看上去正是组织者所寻找的标新立异者和创新思维者。组织者认为,29支竞赛队伍将在该项目上花费不菲,少则1500万,多则1亿美元,而最早的计划登月日期也只能在2013年以后了。不过,以色列研究小组的目标是少花钱,尽早登月。尽量只花费1000万美元,并在2013年之前发射月球车。
“我们能成功的理由之一是,”科菲解释说,“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大多数太空项目的功能需要持续多年,所以就必须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我们的项目比较短暂,这节省了费用。”这位6岁就开始编程,11岁就制造出自己的首个电脑病毒的年轻人对这项科幻式的项目显得信心十足。
技术是需要钱的。该团队控制费用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利用尚未用于登月目的的现有技术,而非从零开始自己动手。三人小组并没有过多透露其使用技术的具体细节,只是信誓旦旦表示他们已经获得了需要的东西。
那么这个登月器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呢?“登月机器人将和一个可口可乐瓶一般大小,”尤纳坦说,“想想看,手机具备通讯和成像所需要的大部分功能,我们只需要再给手机加上移动装置,让它能在月球表面行动。”这的确很“简单”。那么这样的登月有什么意义呢?“一旦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打破了玻璃天花板,”尤纳坦补充道,“这证明太空探索不一定要烧钱”。
以色列登月为哪般?
至于为何对这次登月孜孜以求,“这有三个原因,”尤纳坦说,“首先是营造国家荣誉感,通过完成以往只有超级大国才能做到的事情,让以色列引起世界的注意;其次是促使增加以色列对科技领域的投入。”第三个原因,也是这些年来科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点——重新激发以色列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
的确,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以色列年轻人都热衷于在科学领域谋发展,部分原因便是美国的太空探索项目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而今日这样的风气已经改变,主修科学的高三学生的数量正在逐步下滑。“我们希望证明,科学并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事。”科菲如是说。
早在1919年,法国的酒店业巨头雷蒙德·奥泰格便发出号召,承诺为纽约和巴黎之间的首次直飞执行者提供了2.5万美元的奖金。8年之后,没人看好的查尔斯·林德伯格驾驶自己的“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完成了这次直飞并获得奖金。这次壮举,不仅改变了人们对飞行的看法,也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这次谷歌探月大奖赛正是受到了奥泰格奖的启发。假如,“以色列精神号”能成功登月,那么必定会改变以色列年轻人对科学的看法,也会改变世人对以色列的看法。或许,还会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