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伊拉克商人的冒险传奇

2011-12-29 00:00:00关飞
看世界 2011年12期


  在伊拉克,有两种商人最成功:一种是随着美军入侵而回到伊拉克的“海归”,他们靠为外国人服务来赚钱;另一种是在萨达姆倒台之后摇身一变的前朝巨贾。政治人物的变更并不能影响到这些金钱与政治嗅觉同样灵敏的商人,他们凭着横行伊拉克的多年经验,也在这个国家的重建中试图分一杯羹。不过,这两种商人所面对的危险是一样的,想赚钱,就要左手手机,右手手枪。
  
  藏身芦苇荡躲过一劫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伊拉克去年的GDP增长率为2.6%,跟美国差不多,而今年伊拉克的GDP增长很可能达到11%这样的极速,这就难怪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到伊拉克淘金了。
  “朋友,伊拉克就是淘金者的处女地啊!”纳米尔·阿·阿卡比说,他是巴格达阿尔穆克集团公司的主席,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时他还一无所有,现在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巴格达富翁了。
  能够在炸弹乱飞的土地上赚钱赚到手软的伊拉克人,很多都是伊拉克的“海归人士”。1970年,纳米尔才7岁,他的家庭移居国外,先是约旦,之后是伦敦,再之后是莫斯科。美军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时,他刚好在约旦做建筑商,赚得盆满钵满。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巴格达有多少五星级酒店?一家没有,以后这里的五星酒店肯定都是我开的。”一提到这个话题他就很兴奋,他盘算着:住宅、医院、公路、桥梁、电力、通讯、宾馆、超市,更不要说石油管道,伊拉克要建的东西太多了。
  但在冲突不断、让子弹横飞的地界,赚钱通常意味着“铤而走险”。于是,纳米尔——这位伊拉克的新兴企业家——坐在车上时最常见的形象就是,左手握着诺基亚,右手握着枪。他公司内部的格言就是:将可能变为现实。不过,或许前面还该加上一句:不顾生命危险。
  伊拉克人的基因让纳米尔对自己生意场上的各种客户和对手了如指掌,多年的海外生存经验也教他变得更狡猾。就在美军的坦克冲进巴格达几天之后,他回到了阔别33年的祖国。他自称,回国后的第一桶金就是他卖给了美军500美元的汽油。为了和美军打交道,他迅速学会了美国大兵的各种黑话,然后灌了一油罐车的汽油开往北部城市摩苏尔,在那给5辆美国的SUV车加了油,虽然那笔买卖赔了,但是却让美军对他有了好感。
  同年,他利用和美军不错的关系创办了阿尔穆克公司,向伊拉克境内的数十个美军基地提供汽油和发电机,还帮他们建营地,巴格达北部的美军塔吉空军基地四分之三的建筑都是他的公司修建的。他甚至从美国著名的工程承包商KBR手中,抢到了巴士拉附近一所美军监狱的建筑合同。
  如今,他的公司雇佣了7千人,年利润6亿美元。为了显示他和驻伊美军的“铁关系”,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司令官的照片,还有美军对公司资质的认证证书,在伊拉克,这些东西不但意味着商机,同时也是混乱环境中的“护身符”和“丹书铁劵”。
  纳米尔和他的工地几乎就是“打击目标”的代名词。2004年的一个晚上,纳米尔开车前往塔吉空军基地,结果路遇枪匪,12个人中被打死4个,纳米尔在芦苇荡里躲了一夜才得以脱身;2008年,路边的炸弹爆炸,幸好一辆货车挡在了纳米尔身边,否则他就被炸成碎片了。
  为什么都用现金?
  美军将在2011年底撤走,纳米尔可能会失去很多工程,但他高兴的是,接踵而来的石油公司依然需要他。他得意地说:“石油公司的人娇贵惯了,哪里受得了沙漠的艰苦生活,他们还不如美军呢。”言下之意,为石油公司职员提供种种供给和服务又将是一个赚钱的新路子。石油公司的进驻不但带给纳米尔商机,也改变了他的生活,“我请了一/eSiuqekmcMqXc/qlmp5ag==个意大利厨子”,因为他在和巴士拉的意大利石油公司打交道,请客吃饭在所难免。
  他坐车时右手握着的那把手枪是塞尔维亚造的“扎斯达瓦”,是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送给纳米尔的礼物。“老实话,那些站在政府一边狙击叛军和枪匪的人,我愿意每人给他们一支枪来表达我的敬意。”自然,治安的好坏直接关系他生意的好坏。
  尽管萨达姆倒台了,但伊拉克经济的实情几乎没太大的改变。新政府时代,将近90%的经济依然操控在国有企业的手中,其中控制伊拉克石油命脉的国企就有176家之多,执行的几乎就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计划生产,计划销售。于是,一个尴尬的局面就出现了,马利基政府既是这种计划经济模式的保护者和最大既得利益者,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老百姓很难从那些国企手中获得石油利润分红。
  最为可笑的一个故事是,一家西点师想在巴格达开一家美式的西点店,结果被叫停了,原因竟然是他的店名“Vanilla”,是英语“香草”的意思,官员认为他应该起阿拉伯语的名字。而巴格达的唯一一家奔驰展示店遇到的问题是,政府找不到适合奔驰车的汽油,理由竟然是:伊拉克的汽油有12个品种,谁分得清楚?
  还有一些因素,让这个国家的经济看起来乱得不轻:由于各种原因,伊拉克自从1987年以来就没有过确切的人口数字;汇丰银行伊拉克分部的经理詹姆斯·摩根认为,由于懒惰、误报等原因,伊拉克的进口、出口甚至是GDP数字中很多成分是猜的;甚至连很多伊拉克的国有企业都不会用电子帐户,来来往往全是现金。
  “特权生意”盛行
  除了像纳米尔这样的“海归淘金者”之外,在伊拉克赚到钱的人,还有那些摇身一变的前朝巨贾。住在北部城市摩苏尔的沙曼拉、阿里兄弟是一对传奇性人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的家族做纺织品生意发了家,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之后的国际制裁让他们断了财路,这对兄弟转而做起了“特权生意”,凭借着家族在国际贸易中积攒的经验和人脉,专门帮助萨达姆手下的部长高官们从外国购买化学品、农药和农业收割机。沙曼拉在70年代曾经被捕入狱,但是后来竟然和萨达姆的儿子做起了生意。没人知道他到底是怎样和萨达姆儿子套上的关系。
  美军的坦克开进伊拉克之后,萨达姆倒了,但沙曼拉兄弟却没随着他倒下,而是摇身一变,成立了沙曼拉控股公司,开始在战后的伊拉克四处修建发电站和钢厂。2009年,他们的公司赢得了出口伊拉克石油和天然气的合同,用沙曼拉的话说:“我们有明珠在手,却不知道如何出售。”石油,就是伊拉克人的致富明珠,没有哪个不是看准了石油做美梦的。沙曼拉甚至被日本驻巴格达大使馆聘请为顾问,目的似乎是帮助日本企业在伊拉克寻找商机。毕竟,这样一个游走于商场和政坛之间的前朝巨贾,他的影响力和人脉与那些跟着美军回到伊拉克的“海归”不可同日而语。伊拉克政府正准备扩建电力设施,重要的议题就是允许私人资本入股,这笔合约价值数十亿美元,沙曼拉正是积极参与的商人之一。
  不过,沙曼拉的日子似乎也不是很好过。不久以前,他在摩苏尔的家不远处爆炸了一颗炸弹,一名伊拉克陆军准将在上班途中被炸死了;同样在附近,持枪者扫射一通,警察还没出车就当场死亡;在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一位省长侥幸逃过暗杀,但5名保镖几乎全军覆没。但沙曼拉似乎并不紧张,他自我安慰地说他的合作对象不是美军,不怕。
  但沙曼拉面对的还有伊拉克的腐败,根据透明国际的排名,伊拉克的腐败系数几乎在世界上排名垫底,它身后只有三位难兄难弟:阿富汗、缅甸和索马里。而世界银行的另一份有关“做生意难易程度”的排名中,伊拉克在183个国家中排名166。如果有人排一个“世界上智勇双全的商人”排名,伊拉克商人肯定会高榜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