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马拉人的“魔法节”
艾马拉人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玻利维亚高原上的土著居民,其古代文化水平比邻近各部落都高,但比库斯科印第安人低。
生活在玻利维亚首都苏克雷的格拉迪斯·阿维拉是当地一个普通的艾马拉原住民,他没有很多钱,不过仍旧狠狠心在“魔法集市”上买了一辆崭新的“大篷车”,期望来年自己能够拥有一辆真正的篷车。像阿维拉一样,很多艾马拉人逛阿拉斯塔斯集市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买一件代表自己愿望的小小复制品,期待未来能够梦想成真。
每年的1月底,在南美内陆国家玻利维亚西北的高原城市拉巴斯,都会举办一个名为阿拉斯塔斯的“魔法集市”活动。据说在南美洲原著民的方言里,这个市场名称的意思是“购买我”。
集市开张的时候非常热闹,一条狭长的街道两旁摆满了货摊,货摊上摆放着当地手工艺人制作的小模型,有小汽车、房子、厨房用品,还有结婚证书、护照、机票和美元,做工非常精致,种类应有尽有。每件物品都代表着一个梦想,买下代表愿望的小模型,意味着愿望会在来年实现。
阿拉斯塔斯集市起源于埃克考传说。埃克考是南美一些国家的神,有些像中国的财神爷。传说在南美有一个很特别的许愿方式,只要将想要的东西模型贴在埃克考玩偶上,许愿后烧掉,就会达成愿望。
所以,阿拉斯塔斯集市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就是手里拿着各式各样好东西的埃克考玩偶,它们是这个市场名副其实的主角。这位“南美洲的财神爷”看起来与普通玩偶无异,最具标志性的配饰是他头戴一顶南美洲高原国家传统的羊毛遮耳帽子,还有它们手里捧着大把钞票、迷你房子或者五颜六色的糖果,象征未来的日子甜甜蜜蜜,人们不会为生计发愁。
同时,埃克考传说体现了南美洲印第安原住民艾马拉人的传统文化。艾马拉人的这一文化传统影响了拉巴斯,也影响了玻利维亚这个国家。每年的1月24日,是阿拉斯塔斯集市开业的日子,当天便成为玻利维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买到心仪的模型后,大多数艾马拉人会请“牧师”对它们进行“祈福”。这些“牧师”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装,也戴着类似“财神爷”埃克考一样的帽子。仪式中,“牧师”会用一个特制的容器点着火并使之冒出轻烟,伴随着喃喃的咒语,这个民族的愿望也就在烟气缭绕中得到祝福。
亲人的头骨也是信仰
也许每个历经过苦难的民族,往往对梦想都过于虔诚。当你了解这个民族拥有过的苦难,也许更会记住它背后的伟大。
人类学家们相信艾马拉人的祖先是6万至2万年前从亚洲迁徙而来,最初过的是游牧生活。大约公元前4000年时,先民们创造了种植业,一部分人开始在的的喀喀湖畔定居。公元600年时,约有2万人在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定居。蒂亚瓦纳科城即是这时建成。可是,公元1000年至1100年左右,这座城市被废弃,部分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干旱。
艾马拉人大多现居住在玻利维亚北部地区,有的仍保持纯种,有的已与其他种族混血。皮肤纯铜色,汗毛极少,头发垂直,弓形眉,凹鼻梁,大嘴巴,喉音浓重;处世多疑,性格寡合,狡猾;报复性强,果敢。
15世纪中期,艾马拉人和周围的印第安部落被印加人征服。艾马拉人被迫向印加人交税,改信印加宗教,改说盖丘亚语。不过他们的生活却还是比较富足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人入侵,印加帝国被征服。西班牙殖民者通过了新法律,并派遣大量传教士传播天主教。新殖民者残酷奴役和压榨艾马拉人民,不但霸占了印第安人的农田,还掠夺的的喀喀湖地区的矿产。艾马拉人常被用作矿工,安全和正常休息都无法得到保障。
在那时殖民地的农业经营是建筑在对艾马拉人一贯的剥削基础上的,他们务农、采矿、当佣人、劳动在热带植丛中的可可种植园里。
1781年,艾马拉青年图帕卡·卡塔里在拉巴斯领导印第安人起义,捣毁了许多教堂及政府建筑。到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智利在1818年独立。玻利维亚、秘鲁等国也先后在玻利瓦尔领导的革命战争中独立。然而,艾马拉人受白人剥削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艾马拉人至今保持着多神信仰,有各种术士、占卜者、巫师和巫婆,但对“来世”的态度,他们却采取了基督教的信仰。
虽然95%的玻利维亚居民信奉天主教,其他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卫理公会教徒)占5%,但是由于人口由多种民族组成(印第安克丘亚族占30%,阿伊马拉族占25%,印欧混血种人占30%,白人占15%),因此保留着多重神秘的传统:他们住在围墙内的住宅里。在他们的家中,摆放着死去亲人的头骨,它们被当作护身符。每年的11 月8 日是亚艾马拉人的“头骨祈福日”,在这一天,当地居民纷纷将亲人的头骨带到教堂进行祈福,期盼能带来好运。
将“过去”表达为“未来”
在另一方面,艾马拉人语言在表达时间概念时也与其他的族类大相径庭。与世界上所有已被研究过的文化相比,艾马拉人的时间观念正好相反,也就是说,艾马拉人视“过去”为“未来”,视“未来”为“过去”。
在我们的世界,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说“面向未来”,可是,如果你对一名艾马拉老人“面向过去”,他可能会茫然地看你一眼——因为他已经“面向未来”了。一项针对南美本土艾马拉人的语言和手势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世界上所有已被研究过的文化相比,艾马拉人的时间观念正好相反。
这种独特性早在西班牙最初征服这里的时候就已被注意到了。16世纪初期,一名耶稣会士便记载了艾马拉人特别钟意于抽象的概念。19世纪的时候艾马拉人的语言被冠以“亚当之语”的美名。
以前还没有人细致分析过艾马拉人“对于时间的完全不同的理解”。这是一种基本概念,艾马拉人的时间概念不依赖于正统的学校教育。
艾马拉人的语言使用“nayra”(“眼睛”、“前面”或“眼界”的基本词)表示“过去”;使用“qhipa”——“后退”或“后面”的基本词表示“未来”。举个例子来说,“nayra mara”应该被翻译为“去年”,但从字面来看却是“明年”的意思。艾马拉人,尤其是根本不知道语法是什么的西班牙语的长者,当提到未来的时候,他们会指向身后的空间,竖起大拇指或是摇动肩膀;当提到过去的时候,则指向身前的空间,手和胳膊向前倾——靠近身体表示“现在”或者接近“过去”或者更远一点,而最大限度地向前伸则表示古老的年代。换句话说,他们使用手势时也同样遵循“倒置”的原则。
在西班牙人看来,艾马拉人是无能的,他们对“进步”或“向前”毫无兴趣。然而在现在,年轻的艾马拉人都可以讲流利的西班牙语,在表达时间这个概念时,使用的方法已经与其他民族没有什么太大差异了,也就是说,艾马拉年轻人开始把“后背”代表“过去”,脸面对的方向代表“未来”。
虽然现在看来,艾马拉语本身尚未处于危险境地,毕竟当代讲这种语言的人仍有200到300万,但艾马拉人对时间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至少在智利北部地区正在走向消亡。也就是说,有一天,这个时间上将不再有人偏执地将“过去”说成“将来”了。
有人说,到那个时候人类的“全球化”也许又将跨进一大步,但是心里面总有种梗塞的感觉难以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