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候选人”角逐香港特首

2011-12-29 00:00:00刘润生
看世界 2011年16期


  回归10多年来,香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定位一直是引起各界热烈讨论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定位,明年新一届特首都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大背景,那就是“中国崛起”。
  
  一谈到香港,人们一般不会想到香港有什么政治,但是人们一定知道,香港有“特首”。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香港特首的任期为5年,可以连任一届,现任特首曾荫权任期将到2012年6月30日结束。第4届香港特首选举将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该届特首实际上并非由普选产生,而是由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出。委员会的所有委员来自四大界共1200人,候选人须取得不少于150名的选举委员的联合提名,方可参选。
  
  三大“候选人”暗中较劲
  
  由于时间越来越向2012年迈进,最近一段时间来香港特首问题又被翻出台面。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康民率先将特首选举话题热炒了一番。今年5月11日,吴康民说自己突发奇想,想出了一个特首选举的“铁三角”方案。所谓“铁三角”,就是把3位当前比较有竞争力的特首“候选人”——唐英年、范徐丽泰和梁振英——组成一个“联盟”,集体施政,取长补短,以便组成这样一个强势政府:范徐丽泰担任特首,唐英年继续担任政务司长,梁振英担任财政司长。这样一来,各位候选人就无需再兵刃相见、大动干戈。
  随着吴康民“铁三角”说法的提出,下届香港特首选举的“前哨战”也因而悄然展开。不过,被视为特首三大热门“候选人”却似乎对这样的“联盟”不怎么感兴趣。港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三人都不约而同暗地里展开竞争,通过媒体大谈治港理念。
  吴康民说他看中范太担任特首是因为对方比较“有民望”,如果她上任,反对的声音应该不大。不过,范太年纪偏大、身体不太好,这是她的劣势所在,故而可以“如她心愿”只做一届特首;而唐英年和梁振英则可以在这5年内好好磨练。吴康民说:“他们两人都年轻,等5年不算长。如果在当前上台,由于政治生态的恶劣,加上当前特区政府弱势已成,上台后必然乱箭穿心,绝对不利往后在普选中当选,反而有利于反对派。”
  虽然政界人士和媒体对于三大热门“候选人”指点江山、各有偏好。但是三位却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在接受免费报纸《AM730》采访被问及会否当仁不让参选特首时,梁振英首次大方承认:“我做公职这几十年,都是抱着这心境去做事。”
  之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梁振英还表示,香港不能选一个守成守业的行政长官,香港需要一个有勇气、有承担的行政长官。言外之意似乎就是香港需要他这样的特首。后来他又强调,新任特首必须提出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的对策。对于解决香港社会深层问题,梁振英似乎信心十足,表示自己已有一个坚强的班子。在谈及自己有何“治港策略”时,他指出下一届特区政府必须将施政聚焦于房屋、贫穷和小区这些问题,他认为这是香港“三大民生问题”。
  无独有偶,不久后,另一位“候选人”唐英年在接受《南华早报》专访的时候,也指出,新一届特区政府要聚焦解决提高低收入阶层生活素质、房屋问题和社会流动性这些问题,他称之为香港的“三大问题”。 虽然唐英年在接受专访时经常表态“新一届特区政府要如何如何”,但是他自己却也没有正式表态是否会参选香港特首。自由党荣誉主席、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说,范徐丽泰与唐英年各有优势,但商界普遍较支持唐英年。对此,唐英年经常强调自己虽然出身商界,但绝不会偏袒任何界别,并指香港市民可从他的言行举止中考察出自己的答案:“今日香港是一个极高透明度的社会,我们要‘观其行,听其言’,将来推出政策时大家会看到, 我不会偏帮任何一个行业或者界别。”
  至于范徐丽泰,今年7月9日,早前表示会考虑参选的她连续两天谈及有关选举特首问题。她表示目前还在考虑中,也还没有精选团队,这与已形成了自己的班子的梁振英相比,在参与特首竞选的活动上,似乎显得冷漠了些。不过,从她的言谈中却可看出她对施政已有自己的看法。范徐丽泰曾坦承说自己年纪大,身体不太好,也笑称被天天问到特首选举的事,这让她很没信心。范徐丽泰在接受香港珠海书院新传系学生实验报纸《珠海新闻》专访的时候提出香港未来将面临“三大挑战”,包括面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立法会及特首普选方案等挑战,以及最重要的处理特区政府定位的问题。
  从梁振英的“三大民生问题”到唐英年的“三大问题”,再到范徐丽泰的“三大挑战”,三位特首“候选人”似乎对明年的选举所需要的施政理念的构建下足了功夫。
  
  媒眼下的选举热身
  
  那么,候选人所关心的“问题”究竟跟香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会不会脱节呢?香港最大政党民建联最近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港人大多数关注下任特首上任后,如何加强政府管治、搞好经济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处理好住房问题及都市发展、重视青年和教育这5个问题。其中,处理好住房问题是港人最关注的一个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民脑海中打转的事和特首候选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出入。但是,候选人参加选举的治港策略也不需要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只需要获得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的支持者即可。
  香港《明报》委托香港大学所做的特首热门候选人的最新民调显示,特首“前哨战”硝烟越来越浓烈,民意调查也让人始料不及。一直以来,范徐丽泰不鸣则已,自从她吱声表态有意竞选特首后,便一鸣惊人,获得高达42%的港人的支持,相对而言,唐英年和梁振英的支持率则略显可怜,前者只有10%,而后者更是低至6%。
  如此看来,在这场特首热身战中,范徐丽泰算是暂时给对手来了一个下马威。因为《基本法》第23条立法是下任特首的指定任务,唐英年和梁振英两人一直都不敢触及,范太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实际上,她知道,高回报必然要承受高风险,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因为她认为这么做除了可以测试公众对自己的反应,更可把这个敏感议题变成自己的资产。另外,公众也可能看到了她从政的坦诚和勇气,这对于建立自己的特首形象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然而,媒体的眼睛是360°的,随着这三大特首“候选热门人选”日渐高调,针对他们的负面新闻也开始不断涌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而对于唐英年,他给外界的印象一般是风度翩翩、口碑颇佳。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盛赞他没脾气没架子、非常亲切,容易相处。有一件事久久为人所称道的便是,他之前出任临时建造业统筹委员会主席时,经常亲身致电工会负责人,向他们了解实况,被人称为“完全没官僚作风”官员,另外,唐英年一般都会抛开职位高低,主动与其他人打招呼,而且是“只唤名字不唤姓”。
  
  第四方力量
  
  接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9个月的王光亚,于6月12日到香港访问3天。王光亚在香港接触了不少香港传统左派团体,听取对下任特首人选的意见。7月11日,王光亚在北京会见到访的香港最大劳工团体——香港工联会代表团,首次谈及有关竞选未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应具备的条件。王光亚认为因为香港现在是一国两制,所以未来的特首,首先必须要爱国爱港;其次必须有很高的管治能力,因为香港是个高度发达的地方,特首应该要有比较高的管治能力才能把香港的经济民生搞好;最后是这位特首在香港社会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认受度。
  王光亚的话又引来了不少猜测。不过,就在香港社会对新一届特首是姓范徐、姓唐、姓梁进行不停猜测的时候,今年6月,香港《紫荆》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指出泛民主派也正悄悄准备推出人选,竞逐2012年第4届香港行政长官。
  1997年第一届选举,董建华在选举时一共有3位对手——杨铁梁、吴光正和李福善。由于对手多,当时董建华的得票是3次特首选举当中得票最少的,但是董建华的第一任特区政府偏偏却在三任政府当中认受性最强。由此可见,多推参选人,虽然分薄了票导致胜者得票率低,似乎反而是好事,因为香港市民有所选择,候选人在竞争中获胜,反而更增加其认受性。故新一届特首选举,更多候选人参选,让1200名特首选委会成员有所选择,也让700万港人可以各说风云,可能也不是香港人不想看到的现象。
  对于百家争鸣的现象,香港前保安局局长、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说,多些人竞逐下届特首是好事,让市民有更多选择。
  香港特首选举如此备受关注,与其说是关注各个“候选人”,不如说是关注未来香港如何解决其面临的挑战,因而香港市民需要选择一位能解决香港问题的特首。而对于香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三位热门“候选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香港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却认为,香港下一任特首未来面临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香港解决经济转型的问题。
  但实际上,要发现香港未来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应该首先对香港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正如香港时事评论员刘斯路所说的,香港应以“中国崛起”的思维去考虑自己的定位,一方面避免被边缘化,另一方面要令自己获得新的发展活力。简而言之,以中国崛起的大战略思考香港的发展,就是香港的新思维;从中国崛起中发展香港,就是香港的新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