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集团发展历程中,福克斯电视网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从报纸起家的默多克很早就预见到,要想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传媒帝国,至少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电视。
今年6月16日,鲁伯特·默多克依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观遍伦敦花。他在伦敦金斯敦公园的橘园里,召开了一个英国精英大聚会。首相卡梅伦夫妇、英国反对党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夫妇都受邀与会,和他一起举杯畅饮,指点江山。一个月后的7月16日,默多克却是潦倒新停浊酒杯,不但自己声名狼藉,卡梅伦也忙着和他划清界线。短短一个月,默多克和他的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经历了冰火九重天。
以股票市值来计算,新闻集团在此之前很长时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因而也被外界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子承父业,扭转乾坤
1952年,默多克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未满22岁的默多克从英国匆匆返回澳大利亚,接过了父亲的事业。接手之后,默多克意外发现父亲的资产存在不少混乱,几家报纸在财政上正陷于困境。他说服母亲,保住了两份报纸没有转让。他又到伦敦《每日新闻报》参加了简短的培训。返回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后,默多克担任了《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那年是1953年,他刚满22岁。
就在此时,默多克听说珀斯市的《星期日时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便决定兼并它。结果,默多克筹措了40万美元兼并了这家报纸。默多克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他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占领了阿德莱德、珀斯之后,29岁的默多克又以4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悉尼传媒三大集团之一的《镜报》。《镜报》的地位刚刚巩固下来,默多克又不停顿地扑向新的目标,他想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这是默多克一直以来的愿望。经过不懈努力,《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
许多人称《澳大利亚人报》是默多克的另一面。因为这张刊载金融和政治事务的正儿八经日报,同那些通俗的大众化小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事实上这张报纸相当赔钱。为了荣誉,默多克一直坚持下去。直到15年之后,《澳大利亚人报》才开始盈利。
成就英伦报业霸主
1968年,新婚不久的默多克登上了英伦三岛。一到英国,默多克自然就想到了那份著名的报纸——《每日镜报》,可是时机还没有成熟,他转而把眼光瞄向了《世界新闻报》,经过一番周折,他掌握了报纸的主要股份。
默多克的报纸为迎合读者口味,采用耸人听闻的报道,这一点越来越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但默多克坚持强调,他只能为公众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东西。他的报纸销量猛增而竞争对手一落千丈的事实,证明他的策略行之有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默多克属下的《世界新闻报》连续报道了一名妓女撰写的她与麦克米伦政府一名部长鬼混经过的文章,迫使麦克米伦政府下台,使《世界新闻报》性和丑闻的办报特色举世闻名。
上世纪七十年代,默多克又买下了《太阳报》,经过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默多克战胜了强劲的对手,购得了这份日报。而《太阳报》从此以裸体女郎、过激言论、体育报道作为自己的招牌。一年之内,发行量就从80万份猛增至200万份!八十年代末期,这份报纸超过《每日镜报》,成为英国最畅销的日报之一,成为默多克的“摇钱树”!这次成功,使默多克成为了“百年不见的风云人物”。 此时,默多克已经占有全英报纸发行量的35%,成为英国报业的执牛耳者。
媒体帝国的形成
1973年,默多克开始进军另一个新天地——美国。 默多克认为这是进军美国的好时机,因为“水门事件”之后,公众舆论会欢迎一个保守的代言人来对抗自由派的舆论攻势。可默多克来到美国,发现一片萧条,罢工不断,生产成本暴涨,迫使许多报纸倒闭,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报纸可买了。而默多克关于市场的见解是:买现成的报纸,利用这家报纸的知名度——哪怕小得可怜,利用这家报纸的机构——哪怕混乱而落后。对现成的报纸进行购买——整顿——扩大——收取利润,这是一条非常快捷有效的路子,比重起炉灶要更省钱和有效。
于是,由于一时没有报纸可买,手里的报纸又不赚钱,默多克做了一件平生从未做过的事情,就是自己独立创办一份报纸——《国民之星》,光开办费就花了他1200万美元。可是一年之后,该报发行量不到100万份,而且前景黯淡。默多克的财政顾问建议他赶紧脱手。但默多克咬咬牙,坚决不撒手。他把“国民”二字从报头上抠下,只剩下个“星”字,并增加一个“占星术与咨询”专栏,但这仍未能吸引美国读者。
默多克并没有深受打击,他把他的一名记者伊恩从澳大利亚调来,让他把《星》从黑白报纸变成彩色杂志。伊恩来美国两年后,《星》的发行量稳步上升,至关重要的广告收益源源流入默多克的腰包。
默多克通过《星》杂志,认识了尼克松总统班子里的许多有权势人物,还认识了许多银行家、律师、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家、报人等社会各界要人。
有了个好的开始,未来的路就好走了。1976年,他收购了美国最古老的日报《纽约邮报》,1982年11月,他又买进了《先驱美国人报》,原来的美国报纸都有个毛病,就是记者和编辑都喜欢高人一等,用充满优越感的语气来教训读者、报道、评论事物,而在默多克的换血下,澳大利亚来的旧报人改变了这一切。 到八十年代末期,默多克就已经成为了美国报业的风云人物了。
在报纸业的扩张差不多完成了,默多克又盯上了电影、电视、广播。这是一片更广阔的领域,身为传媒大亨的默多克当然不会放过。
为了进军美国电视市场,组建第四大电视网福克斯电视网,默多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一部分报业资产,卖掉了《村声》、芝加哥的《太阳时报》,因为美国法律规定一个人不能在同一座城市既拥有电视台又拥有报纸,他甚至放弃了自己一度很痴迷的《纽约邮报》。更具有戏剧性的是,为了便于在美国收购电视台,默多克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加入了美国国籍。为此,人们说他,为了达到目的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1985年,默多克以2.5亿美元巨资购进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50%的股权,虽然原持股者戴维斯从交易中获利极高,但默多克认为这十分值得,因为他认为这是一次收购大型影片公司资料馆的难得良机。有了福克斯公司,就有了足够的片源为他在海外的电视公司供应节目。对于他而言,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后来,默多克依然没有停下他扩张的步伐。当别人以为他完成电影应该会停下来的时候,他又涉足了卫星电视领域、图书出版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