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声”的中国面孔

2011-12-29 00:00:00马帅
看世界 2011年23期


  一张PS照片
  2011年11月4 日下午3点10分,《中国青年报》驻莫斯科记者关健斌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文章《揭秘:俄总统迷恋啥东东》。
  这篇博客的正文字数才寥寥200多字,说的是梅德韦杰夫与苹果产品的事儿:“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说,‘在座各位中,我不是唯一一个拿iPad的,但我是唯一一个提出保护互联网知识产权问题的人。’G20峰会期间,在大家被希腊搞得焦头烂额之际,俄总统正式向与会各国领导人散发保护互联网中知识产权的提议。如今,苹果似乎已成为俄政坛必备品,小梅则可能是各国元首中拿着iPad在公众场合出现次数最多的人……”在正文之后,关健斌别出心裁地配上了许多从互联网上摘下来的图片:尽管在博客上贴许多的图实在算不上轻松的事。
  5个小时以后,关健斌在微博上被“俄罗斯之声”的官方微博@了一下。原因正是出在那组博客照片中的一张。那张照片里,梅德韦杰夫正端坐在一台由苹果公司生产的Macbook笔记本电脑前翻阅文件,不过笔记本上的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志,被改成了俄罗斯国徽。
  “俄罗斯之声”回应关健斌的微博内容如下:“网友问我们为什么俄总统用的MacBook上有俄罗斯国徽,是不是苹果公司特地给克宫(克里姆林宫)定做的。大家来比较一下这两张图片,看看你有啥感想?第一张是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提供的,第二张是《中青》驻俄首席记者关健斌在他的博客发表的。欢迎转发。”
  紧随文字的,是两张照片的对比:在“俄罗斯之声”提供的照片里,梅德韦杰夫前面的电脑上并没有贴上俄罗斯国徽。
  一小时内,关健斌做出了“重要更正”的回应:“本人的微薄几小时前帖出过一张来自俄罗斯网络的照片(如上图),后经‘俄罗斯之声’提醒发现,此照片非俄官方照片。”有意思的是,针对“俄罗斯之声”那句“权威媒体的记者用国家领导照片那么粗心”,关健斌还半开玩笑半认真似的说了一句:“下次用贵国总统照片,我会从总统的官网上直接拿,免得被俄罗斯网络迷惑。”
  不久后,关健斌把两张照片都放在了博文上,并注明:“注意后两张照片,第一张是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发布的官方照片,第二张是俄罗斯网友PS的图片(这张被PS过的图片在俄罗斯网站中点击率很高)。”
  “俄罗斯之声”对事不对人,几天后(11月12日)还转发关健斌的照片《雪后初冬的莫斯科》以示友好。
  中文网的微博战略
  前身是莫斯科广播电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俄罗斯之声”主要任务是让全世界了解俄罗斯的生活。在它看来,既然关健斌的博文中让读者无意间错误感受到俄罗斯领导的特权,当然就得纠正。更何况“俄罗斯之声”国家广播公司在自身工作中就严格按照政府审批的广播电台章程进行管理。
  早在2011年8月,“俄罗斯之声”就看到了中国微博的巨大力量,那时候,在中国新浪微博注册的用户数逾两亿,“俄罗斯之声”分析,越来越普及的微博相当于在中国受禁止的Twitter(推特):2011年4月份一个月的注册登记人数为1.4亿,当时的用户人数就已经能同已有两亿多用户的Twitter一较高低。
  在“俄罗斯之声”的中文网站上,它对新浪微博的调查细致入微,甚至知道新浪微博在2011年第二财政季度获益1.19亿美元,比2010年增多20%,但其净利减少61%,从2520万掉到了1000万美元。
  反观自己,与中国读者熟悉的FT中文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等“强势新媒体”相比,“俄罗斯之声”中文网站跟帖者寥寥无几,其介绍俄罗斯经济、政治的新闻点击率更是少得可怜。也许是发现了自己身份的尴尬,在“俄罗斯之声”发表与新浪微博相关文章的两个月前(6月19日),“俄罗斯之声”就入驻了新浪微博。而在“俄罗斯之声”官方网站中部分文章的结尾,也贴心地写上了微博的链接,希望能得到读者的关注。
  其实在俄罗斯国内,微博的用户也是数量庞大,仅LiveJournal一家网站在俄罗斯便拥有超过200多万名微博用户,仅次于在美国的500多万人。不过俄罗斯国内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地位的争议一直都在,今年初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爆炸一事,就让微博成为了焦点。因为微博客网站的草根用户比俄罗斯权威新闻机构早5分钟发出第一条消息,甚至在调查人员把案件定性为“恐怖袭击”前,微博用户早已采用这一表述。
  爆炸发生5分钟后,网民“拉多夫”经由微博发出关于这起事件的第一条“新闻”;10分钟后,俄罗斯新闻社记者才发出报道:这家机场的国际航班到达大厅“冒烟”;而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更慢,当它报出“这家机场的国际航班到达大厅传来一声巨响”时,距离爆炸已经25分钟了。
  按照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总编辑弗拉基米尔·桑戈尔金的说法,“一些人错误地以为,既然人人都能(在网上)写东西,那么未来将不再需要记者”。但问题在于,网民无需像权威机构那样为自己发布的消息承担责任。
  也许,“美国彭博新闻社和英国路透社的新闻能监控股票市场,但没有任何一条微博消息能够导致公司股价暴跌”(俄罗斯商业日报《导报》网站负责人维克托·萨克森语)。但一个权威媒体开通微博后,它的力量也许比以前更强大。
  模糊的微博身份
  在新浪博客上的“俄罗斯之声”除了与俄罗斯有关的新闻的比例更高一点外,其他方面似乎和中国媒体的博客没有太多区别:它关心中国修改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它关心瑞士科学家创造的超强体力转基因老鼠,它关心泰国的洪水,它在光棍节还领“万人迷”的勋章,甚至在夜里还贴上各地人过光棍节的照片以示庆祝——如果没有“俄罗斯”三个字,你甚至难以看出,它的血统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之声”记者克劳斯·H·多纳特曾写到过这么一件事情:不管怎样,俄罗斯人普遍相信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你在河边久站,终归能看到敌人的尸体从你面前漂过”,这句话理应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误译,但俄罗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都很喜欢用这句话,认为是中国人平和性情的体现。
  多纳特写道,过去,俄罗斯向其他欧洲国家学习,在中国人面前则扮演欧洲大师的角色。在这种背景下,就不奇怪为什么俄罗斯没有做好同正在崛起的中国互换角色的思想准备。
  现在,俄罗斯看中国的目光复杂而矛盾。因此,与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中文版网站做得风生水起相比,“弱势”的“俄罗斯之声”选择登陆微博,并像中国媒体一样发声、与读者互动,便在情理之中了:俄罗斯当局虽然仍视“俄罗斯之声”为专门从事对外广播的国家电台,但是除了提供俄罗斯信息外,它已无冷战时期输出价值观的功能。即便当年它的身份曾是中国最大的“友台”,也曾是许多中国人在被窝里偷听的最大“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