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在发布内容的风格与侧重上各有不同,他们展现给中国网民的国家形象也各有千秋。
美国大使馆微博的成功案例首推“拜登吃面”和“骆家辉轻车简从”,就像好莱坞打造电影明星一样,塑造美国政治人物的亲民一面,国家形象是温和的;俄罗斯媒体的官方微博,则更像是普京的“恐怖分子即便躲在阴沟里也要揪出来”风格,侧重纠错和勘误,生怕中国网民误解了俄罗斯和俄罗斯领导人,国家形象是硬朗的;日本和韩国的大使馆官方微博,则利用了“中日韩”同属于东方文化圈的特征,大打文化牌,以时下流行的“哈日”、“哈韩”风潮来为自己做宣传,国家形象是时髦的。
但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的微博内容另辟蹊径,它展示了一位犹太摄影师在20世纪20至50年代拍摄的上海老照片,寻找那些照片中的人。风霜雨雪60载,摩登大都市里小daBKjvofBg2ILDq8Avzq3d4IffVYEaXE0Jqeflm62Yc=市民个体生活的沧海桑田,一个个催人泪下的个人奋斗、喜悦与挣扎的故事,一个个家族的漂泊、离散与团聚,这让每个读过的人都不禁去翻看自己家中的老照片,这个活动勾起了国人对于家族、历史、命运等种种问题的感怀与思考,小小方寸,深浸人心,所展示的国家形象是闪着人性光辉的。
微博上的140个字,可以是国家形象最好的构造与传播平台,前提是要能够利用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