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烧浪子

2011-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2期


  好勇斗狠,是男人的本性。即使在娘娘腔剧增的今天,狠话多数还是从男人嘴里迸出来的。
  比如,待烧。这个词是我一兄弟说的。
  根据殡葬法规定,我们都会在火焰中化作灰烬,说到底我们就是一群“待烧”的中青年。人体里70%都是水,有水滋养的东西才鲜活。越活越老,越老越干,越干越适合燃烧。人生正是一个无情无义的晾晒成柴的过程。
  人们都说向死而生,人们都说要激情燃烧,那是因为——我们的结局就是要到炉子里烧上那么一会儿。
  兄弟今年35岁了,起初坚持不婚,每隔半年换个女朋友,曾同时与8个姑娘周旋。问他干吗不专一些,他说人生这么短,活着这么难,到底该和哪个姑娘共度此生,还真不容易下决心。
  这哥们儿兴趣庞杂:从摇滚乐到藏传佛教,不一而足。他擅长摆弄所有的电子玩意儿,把自己生生弄成了个“机器人”——仨手机,俩笔记本, iPod、iPad加Ricoh GR。每次出差,半箱子是机器,半箱子是这些机器的充电器。为什么要弄那么多机器?他的回答是不用就会落伍,落伍就会恐惧。
  他每天都在焦虑“来不及了”这件事,甚至用电脑软件预测了自己的死亡时间:2045年11月7日——还有35年待烧。
  前些年,他迷过一种叫联邦止咳露的药水。那玩意儿喝上两瓶据说就会很放松,像踩在棉花上,站在身体之外看着自己。他和朋友们在一起慨叹人生时,总会掏出一瓶那玩意儿一饮而尽,眯起眼睛无比享受地说:“我先走一步,你们后面来!”
  那之后,他迷过一阵登山,梦想攀上世界所有高峰。和驴友们出去过几回就没了心思——“没有比登山更傻更无知的运动了。雇个夏尔巴人帮你背着行李领路,上了珠峰顶你插个旗说你征服了高山,人家夏尔巴人呢?这只是人家的日常生活!”
  再后来,他骑自行车去了西藏,待了好几年。他找到很多同类,有太多心里装着古怪想法的人去了那里,于是谁看谁也不奇怪。在西藏那种逼人的苍穹下,谁都觉得自己渺小,除了待烧,给鹰吃掉也是不坏的选择。
  在认为自己终于想明白一些事之后,他从几千米高的西藏回到了尘世,大大咧咧找个好脾气的姑娘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