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大战

2011-12-29 00:00:00蔡子强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9期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向立法会提交了新一年的财政预算,却被议员批评,说该预算案在通胀暴虐的情况下缓解民困力度不足。在议会否决及舆论的双重压力下,曾俊华作出重大让步,大洒金钱,破天荒地向每位年满18岁的香港公民慷慨派发6000元,纳税人更可额外获得最多6000元的退税。
  可惜,此举仍未满足一些民主派政党的要求。他们认为,在庞大盈余下,政府仍然拒绝减轻市民在房屋、教育、福利等方面的长远负担,是敷衍塞责的表现。他们继续向政府施加压力,甚至威胁提出不信任动议,双方关系十分紧张。
  香港的财政年度周期为每年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财政预算虽然在每年二三月间提出,却要经历议会的再三审议,往往拖延至4月才可正式表决。为了避免政府在4月1日断炊,议会往往会在3月末通过一个临时拨款的决议案,让政府在过渡期间不至于无钱可用,影响公务员的出粮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
  但这次,在泛民议员的抵制以及大批亲政府议员离港赴京出席两会、缺席立法会的情况下,政府提交的临时拨款申请决议案却未能获得立法会的通过,实属香港首次。理论上,该结果可导致政府无钱可用、运作瘫痪,公务员无钱出粮,公共服务停顿,不过,政府已迅速重新提交申请临时拨款的修订决议案,交由立法会重新表决,相信只要亲政府议员结束“两会”,返港重新就位,拨款便将获得通过。
  即使如此,特区政府与议会中民主派议员及政党的关系,却进一步雪上加霜。对于这次临时拨款受挫,行政长官曾荫权说:“衷心希望议员不要把个人和政党的利益凌驾于普罗大众的利益之上。”曾俊华甚至在自己的网络日志上撰文批评:“从政者将政治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甚至洋洋得意,以为打了胜仗,实在是令人痛心的。”民主派议员则反驳政府缺乏自省能力,长此以往会“车毁人亡”。
  这次的预算案拨款风波,让人想起1995年美国的预算大战。
  当时克林顿担任总统,白宫落入民主党之手,但国会中共和党占多数,可谓朝小野大。在共和党众议院领袖金里奇的领军下,国会与白宫展开了一幕又一幕的斗法。引用台湾的政治语言,那是“府会之争”,引用香港的政治语言则是“行政立法关系对立”。
  最后,白宫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在国会触礁,上演终极“大摊牌”。克林顿选择放手一搏,任由一些非关键的联邦政府机关及部门关闭,停止提供服务。于是,一些政府部门无人办公,电话热线无人接听,公园、图书馆及博物馆关闭,有毒废料收集站无人清理……1995年11月14日至19日、12月16日至翌年1月6日,联邦政府两度有限度瘫痪,美国史上出现时间最长的财政真空期,市民的生活出现诸多不便,大家怨声载道。
  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白宫每晚忙着通过民调来了解民众反应,并以此规划每天在电视新闻里要突出的论据。
  大战方酣时,金里奇又节外生枝。当时,克林顿与前总统卡特、老布什以及金里奇等政要搭乘“空军一号”飞赴耶路撒冷,出席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总理拉宾的丧礼。回国后,金里奇对媒体大发牢骚,抱怨克林顿冷遇他,说克林顿将他安置在机舱后排,只与他寒暄几句,并无深谈预算的诚意,更以此作为不肯就预算进行谈判的理由之一。媒体却不同情他,反而觉得他把府会之争等同于个人私怨和意气之争。纽约《每日新闻报》头版更刊登政治漫画进行揶揄,将他挖苦成穿尿布的婴孩,哭着要向克林顿讨糖吃,标题名为“哭泣的宝宝”,讽刺他无理取闹,贻笑大方。
  结果,民意逆转,克林顿的民望反而达到就职3年以来的新高,舆论矛头直指国会和金里奇。民调显示,不满克林顿处理这场预算案风波手法的受访者占28%,但不满金里奇的受访者却高达51%。从此,金里奇声望大跌,一沉不起,克林顿就此解决了最有威胁的政治对手,第二年顺利连任。
  克林顿当时的政治策略是顺水推舟、将错就错,放手让政府部门因为断炊而有限度地停止运作,让舆论反弹和发酵,以此作为舆论武器,反击国会,取得胜利。
  但这次特区政府却没有效仿克林顿的做法,以政府运作和公共服务作为筹码与泛民议员决战。有特区政府消息人士向报章透露,政府不会“你不仁我不义”,借公共服务受影响来让市民迁怒于泛民,反而迅速向立法会重新提交临时拨款的修订决议案,希望尽快扭转僵持的局面,确保公共服务不受影响。
  究竟克林顿与金里奇、白宫与国会在民望上的此消彼长是否会在本地重演?待稍后大学有关特区政府和各大政党的民意调查结果公布,便可见分晓。
  (有关克林顿预算案大战的详情,可参考迪克•莫里斯所著《在椭圆形办公室背后》一书第9章——《预算战争》;彭滂沱所著《打造美国总统》一书中《克林顿的预算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