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1-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9期


  什么是香港
  最初一座小渔村,其后英属殖民地,沧海桑田,世纪变迁,又成了新兴经济体、亚洲“四小龙”、国际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交通物流中心、航空枢纽中心,1997年之后,是中国体制之下的特别行政区,实施“一国两制”。
  治理城市的经验,香港可能比大陆先行一步,它并不是尽善尽美,美轮美奂,但“香港经验”仍是难能可贵的借鉴。
  核心价值是法治精神。廉政,监督,透明,效率,服务型政府,相对独立的公务员体系,相对健全的公民社会基本价值体系。顾及公共利益,尊重民意,接受政党和社会各界监督批评,是主权回归之后,香港特区增多的一项亮点。
  当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似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香港是什么?香港为什么?答案早已呼之欲出。
  杨锦麟(凤凰卫视)
  《香港,为什么?》
  如果你有机会近观最平凡港人的生活,熟稔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信仰欢喜,对这座城市的好感恐怕将增加不少。在这样拥挤、快速、昂贵、阶层明晰的一座国际都会里,普通人尚能享有尊严,殊为不易。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政府及社会为民众创造福祉的意愿和能力。在这个城市呆久了,自然而然以它为家,即使是最普通的打工仔。因为这里有公平有法治有安全,足矣足矣。
  ——瑀澄的天空(新浪网友)
  
  其实香港人很清楚香港的问题,什么东西限制了香港的发展。吊诡的是大陆的一线城市,不但没有从香港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反而走进同一个死巷中,并且引以为傲。
  ——赵伊人Frank(新浪网友)
  
  我一位香港客户,因为严重龅牙从小到大被人取笑,找不到工作也从来没恋爱过,后来在社工帮助下,成功申请公费做了整容手术,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非常自信。她说非常努力工作,因为想回报社会。这也是香港社会福利一斑。
  ——憩湾子(新浪网友)
  
  香港现时的颓势,是由于以前与内地的经济水平拉得过大,内地开放后必定对其造成冲击。但一旦差距缩小了之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成熟的金融管理制度等优势就会重新显现出来。所以,低迷的情况只是短期的。香港人应该有耐心。反观内地,纯粹的低成本优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旦失去,前景堪忧。望诸君清醒。
  ——li3k(网易广州市网友)
  
  专注是重要的
  作为一个人物记者,对互联网人物的关注比别的行业人物相对多一些,这些年,林林总总写下来,自己有一些较为模糊的判断。比如说,对视频行业,我的关注非常少,因为知道,这个行业有两个软肋,一个是高昂的贷款成本,一个是版权问题。
  直至去年12月8日优酷上市后,有了采访其总裁古永锵的机会。对他的访谈修正了我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点:一直都认为,专业的视频网站会因为牌照、版权、带宽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会步专业博客的后尘——专业博客在2005年和门户网站的战役后一蹶不振。
  有一些情况是类似的,比如专业的视频网站,经过了4年时间,由最盛时期的300多家洗牌成了为数不多的几家。现在行业的前三格局基本稳定,在这个过程中门户也纷纷出手,来抢夺视频这块蛋糕,以搜狐高清和百度奇艺为代表,但专业视频网站与专业博客网站呈现出了结果的差异。
  现如今专业视频网站和门户网站的视频,呈现出的生存状态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个过程中,专注是极其重要的,“与视频无关的,优酷一定不做,只要是视频,优酷什么都做。”古永锵告诉记者,FaceBook、Twitter这些创新之所以没在中国出现,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还不够专注。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人来做的,谁在做这个事情相当重要,它决定了这个事情能走多远,尽管外围的人看起来困难重重。当然也有例外,如清华经管学院教授金占明老师分享的他同事的一个段子,“某著名国有公司的人被送去培训,教授说了句很可爱开场白,‘你们公司的人需要培训吗?董事长的位置上坐条狗也能盈利’。”
   本刊记者 薛芳
  耶鲁骷髅会
  在美国纽黑文采访时,耶鲁大学的苏炜老师带我游览了校园。我最感兴趣就是传说中的骷髅会了。
  骷髅会位于耶鲁大学的高街(High Street),是一座希腊小庙模样的褐岩建筑,如果不是会员,绝对不能进入,也不太可能偷偷进。因为整个建筑大门紧锁,没有窗户,所以有“墓穴”之称。这让我想到《神雕侠侣》里的古墓派。有个问题是:里边的人闷不闷啊?
  苏老师带我走到骷髅会对面时,骷髅会的那扇大门突然打开了半扇,一位穿着蓝色外套和牛仔裤、头发花白的长者从门内走出来,向十几米外一个站在雪地里打电话的老兄招手。这位老兄一身黑色装扮,黑鞋、黑裤、黑衣、黑帽子。看到那位长者招手,这位老兄赶紧小跑着过去,闪进了门里。
  看到这些场景,苏老师兴奋地对我说:“这里今天居然开门了,赶紧拍,赶紧拍。”我拿起相机就是一阵“啪啪啪”。显然,那位站在骷髅会门口的长者发现了马路对面正在拍照的我们。他关门的时候,看了我们几眼。那是一种什么眼神呢?嗯,有点像《哈利•波特》中那些魔法学校老师的眼神。
  苏老师一个劲地说我运气实在太好了,第一次来耶鲁就看到了骷髅会开门。“我在耶鲁教了十几年书了,还从来没看到这扇门打开过。”我感觉自己像是中了彩票。
  其实,耶鲁大学除了骷髅会,还有很多秘密学生组织。苏老师说他曾经被学生邀请去参加过某个秘密组织的活动。就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他的眼睛先被蒙上,然后上车,下车的时候,眼睛才得以见光。聚会是在一个密室里,四周黑乎乎的,大家围着蜡烛说话。听着苏老师说这些经历,我忍不住像美国人那样说一句:太酷了。
  像骷髅会这样的秘密学生组织可以公开地存在,在我们看来,真是神奇的事情。我眼前的这座骷髅会建筑,据说只被外人侵入过一次,而且那已经是1876年的事情了。想想看,这样的事情可能出现在中国的大学里吗?
   本刊记者 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