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王论:在“沉没”中展示雍容大度

2011-12-29 00:00:00蔡子强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10期


  2006年下旬,当我国正因央视播出的《大国崛起》而踌躇满志、高谈阔论、沉醉于“崛起”二字的时候,东边的日本国民却因一部充满忧患意识的电影《日本沉没》,忧心忡忡、议论纷纷。“沉没”一词,相对于中国的“崛起”,成为日本社会使用率最高的词汇,凝聚了民情。同一年,由IMF公布的人均GDP排行榜显示,中国的人均GDP为1709美元,排在榜单的第110位,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日本的人均GDP是35757美元,位列14。
  《日本沉没》原是作家小松左京所著的灾难小说,曾两次拍成电影。影片讲述的是日本因地壳板块移动而遭受天灾侵袭的故事。科学家警告,日本将沉没于太平洋的滚滚怒涛之中,日本政府急忙展开绝密调查,苦思对策,不料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浩劫却来得比预期还快,日本旋即陷入天崩地裂、巨浪滔天的末日景象当中,顿成人间炼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原本大家以为只会在《日本沉没》这类灾难片中才会看到的末世景象,却在过去两周的电视新闻画面中反复出现。
  日本国民在苦难中表现出素质光辉的一面。过去几天,新闻报道中反复出现日本街头以及灾区秩序井然的画面。没有抢掠,没有趁火打劫,没有呼天抢地,只有国民默默守望相助、守秩序排队,或等候乘车、或等候分发物品,没有争先恐后、混乱失序。日本国民的自尊自重,令人动容。
  随着核幅射的进一步泄漏,我不知道日本街头井然有序的情况是否会改变;日本政府的危机处理也有很多未尽人意的地方,但无论如何,过去一个多星期日本国民的表现,已足够让人动容。我相信这种处变不惊的国民素质,与该国一向的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
  我在翻阅胡平撰写的《情报日本》一书时,在《忧患,一种思维方式》一节看到以下数据:日本处于西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国有180余座火山,80%为活火山;全球一年发生的大小不等的地震中,有接近一成发生在日本,约4500至4600次。每天日本都有超过10次地震发生。近代史上的关东大地震,有十几万人丧生,1995年的大阪神户大地震则有五千多人死亡。除地震外,自15世纪以来,有记载的大海啸达到二十几次。1489年东海道的大海啸,大浪高至15至20米; 1896年的三陆大海啸,死于海啸者超过两万七千人。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如此频繁的国家。除自然灾害外,二次大战美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阴影,也让日本人觉得,恐怖和灾劫往往从天而降。正如胡平所言,“忧患这一主题,几乎本能地融入了日本国民的文化血脉”。
  电影《日本沉没》在1973年及2006年上映时,都拿到票房冠军,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2006年,防卫厅更建议自卫队的官兵去看这部电影。
  1973年版的主角是饰演山本首相的影帝级演员丹波哲郎,以及饰演田所博士的小林桂树,该片的成功开启了日本同类型灾难电影制作的大潮。2006年的版本,男主角由饰演深海潜航员小野寺俊夫的偶像派演员草彅刚担任,女主角——消防救助队队员阿部玲子,则由柴崎幸扮演。灾难中,两人的爱情故事凸显和歌颁了人性的光辉。
  1973年的版本,结局悲情,日本最终难逃沉没命运,世界各国虽然起初心存顾虑,最后也向日本施以援手,包括宿敌苏联和中国。但在2006年的版本中,各国却冷酷且不怀好意,不单觊觎日本国宝,更落井下石、抛售日本国债与日元,最后,日本得凭借一己之力和少数人的自我牺牲、英雄行径来力挽狂澜、重建家园。两者间的差异,或许反映了日本人过去三十多年心理状况与世界观的微妙转变。
  其实,有关地震、海啸等天灾的意识,就是透过电影、漫画等大众媒体,渗入日本国民的生活当中的。和地震有关的漫画有《太阳启示录》、《末日》、《守护她的51种方法》、《新闻英雄》(阪神大震灾篇)等;有关核能灾害的漫画有《核爆末世录》;有关传染病的漫画有《感染列岛》等。相信大家也还记得,近年老少咸宜、票房大卖的动画——宫崎骏的《崖上的波儿》,背景也正是海啸。
  一篇报章刊登的文章提到,一位日本女职员入职时,公司为她提供了一个布袋,说那布袋一定要放在办公桌下,里面装有安全帽、瓶装水、干粮,以及她的名牌、出生年月日和血型。入职当天,她紧抱这个“地震救援包”,告诉记者:“一个长期准备自己会死的民族,应如何应对(灾难)?”日本国民在危难中向世人展示的处变不惊、雍容大度,正是源于这样的集体忧患意识。这都是“居安思危”心态的写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这些本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但恐怕在日本人身上,才得以真正体现。当然,我们也不能一面倒地予以美化,同样的忧患意识,亦曾为日本带来焦虑,成为其对外扩张和侵略的兽性动力源泉。
  一个文明大国的真正崛起,在于危难中向世人展示的处变不惊、井然有序、雍容大度,而不在于它财雄势大,或者常常把“大国崛起”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