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夫人、叱诧风云的参议员到炙手可热的总统候选人,再到受命于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之时的国务卿,二十多年来,希拉里从未远离政治与权力这一被男人垄断的竞技场。同时,她将女权问题推向全球政治最前沿的议程
如果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所言由衷,这意味着她放弃了继续为美利坚合众国创造历史的可能性:成为这个国家两百多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3月16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希拉里表示,即使奥巴马赢得2012年大选,她也无意续任国务卿。同时,她还排除了担任国防部长、与奥巴马搭档参选副总统以及竞选2016年总统的可能性。
言外之意,这位政坛女强人似乎意欲在2012年后结束个人政治生涯。
3年前,民主党被推到了创造美利坚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奥巴马,美国有可能诞生首位非裔总统;选择希拉里,白宫将有可能迎来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最终,民主党没有给女权主义者赞赏美国的机会。
如今,希拉里将“息政”的新闻刚一传出,美国互联网站就有评论以希拉里的口吻调侃说:“曾经有机会摆在你们面前,但是你们却抛弃了我。瞧,现在只能这样了!”
其实,竞选总统失意的希拉里并没有让女权主义者失望——入阁奥巴马政府为她提供了将妇女问题提升到美国乃至全球议程最前沿的平台。
“一睁开眼就思考改善女性生存问题”
无论足迹所至何处,无论使命为何,从阿富汗战争、伊朗核问题到阿以和平,希拉里总是能够最大程度地把妇女问题拉上自己的议程,即使是眼下席卷北非西亚的动荡局势,也不错过。
今年1月,希拉里成为20年来首位访问也门的美国国务卿。在也门总统阿卜杜拉·萨利赫的官邸,希拉里与他就安全和发展问题进行了3个小时的长谈。在这个被“基地”组织渗透的国家里,美国国务卿的首要议题理当如此。但是,在这个国度,发生了一个成年男人娶一个9岁幼女为妻的事情。所以,希拉里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寻找机会与那些根本无法与美国国务卿谋面的人见面:学生、活动分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妇女。
在也门首都萨那狭窄的街道,透过严格防护的座驾的玻璃窗,希拉里看到了大街上身着传统服装、腰间挂着刀的男人,孩子们用阿拉伯语喊着“欢迎”。但是,这一场景中唯独缺少希拉里最心系的群体:妇女。
在一家豪华宾馆,希拉里对一群挤满会议中心的也门年轻人——有男有女——发表了演讲。她讲述了在场的一位叫努乔德的女孩的故事。
努乔德9岁时嫁给了一个年龄3倍于自己的男子,最终不堪忍受折磨,11岁时,在一名律师的帮助下幸运离婚。
“如今,努乔德重新回到她本来属于的学校,在那里读书、学习英语。在我眼里,她令人振奋。她们可以同样为自己的家庭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拉里热情洋溢地鼓励在场的女性听众。
希拉里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妇女解放是本世纪需要解决的人类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之一。
“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单独个体尚未得到解放、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那么这个社会的解放是不全面的,” 希拉里在今年3月纽约曼哈顿举办的一场题为“世界中的女性:故事与出路”的峰会上说。“我相信,妇女的角色和权利应该是我们关注点的重中之重……如果妇女被边缘化、被剥夺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那么社会则会停滞不前。”
特里萨·劳尔曾在克林顿时期任美国政府国际妇女问题高级协调员。用她的话说,希拉里几乎是“每天一睁开眼就要思考如何改善女性生存问题”。
一个“让女人憎恶的女人”?
但是,质疑与挑战毕竟不可避免。
也门之旅结束回到华盛顿不久,希拉里热情地参加了一个埃及新闻网站的讨论。美国国务卿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埃及青年的提问。3天时间,希拉里收到了6500多个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希拉里遇到了一些质疑者:“你大谈女权问题,难道不是借此干涉埃及的内政吗?”
这位老练的外交家的回答很迅速、干脆。当然,也很似曾相识:“如果一个国家不承认少数群体的权利和人权,包括妇女的权利,怎么可能会有稳定与繁荣呢?”
一个人眼里的天使,在另一个人眼里说不定就是魔鬼。希拉里自然也是概莫能外。哪怕是女人,也并非都喜欢这个女中豪杰。
密歇根大学传播学教授苏珊·道格拉斯曾撰文坦言希拉里是一个“让女人憎恶的女人”。
苏珊·道格拉斯的解释听起来有些奇怪,但也不无道理:作为女人,希拉里的行为和政治理念显然更男性化,反倒巩固了美国政治中领导人必须冷酷无情和大男人主义的成见。
如是,一个时刻把女权主义挂在嘴边,但却把女权主义的基本信条抛到九霄云外的女人的确很难让所有同类产生好感。
在苏珊·道格拉斯的眼里,希拉里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父权主义者”。
这位教授解释说,自己和朋友“憎恶”希拉里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她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鹰派立场和她的机会主义做派。
“如果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怎么会支持这场战争持续这么久?如果她果真如此热情地为妇女、儿童和家庭奔走呼号,她怎么会支持对伊拉克无辜家庭和身为人子的美国士兵的杀戮?如果美国诞生一位女总统真的是一件具有革命意义的事情,那为什么她给人的感觉还是像那些被选票驱使的机会主义政客那样时刻根据民调行情调整自己的立场呢?”苏珊·道格拉斯反问道。
如果苏珊·道格拉斯的质疑成立,那么,究竟是美国利益与普世价值为希拉里释放自己的女权主义情结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还是女权主义在希拉里的手中沦为了美国利益的工具?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据传,希拉里如此坚决地声明不谋求在奥巴马政府连任国务卿或担任其他职务,与她在利比亚等问题上与总统的分歧不无关系。有美国媒体说,奥巴马在支持旨在颠覆北非西亚国家政权的民众运动问题上表现优柔寡断,令希拉里非常恼火。
将女权政治进行到底
希拉里1947年生于芝加哥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就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曾在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大学主修政治学,后就读于耶鲁大学法学院。求学期间,她结识了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两人于1975年结婚。
四十多年前,美国中学男女分校还比较普遍,从来没有女性在高等法院任职,也从来没有过女性成为大城市的市长或是进入军事院校接受教育。这引发了希拉里对女权问题的关注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谋求有影响力公职的愿望。
1995年,身为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
虽然,事先克林顿的众多谋士出于对中美关系的敏感性和克林顿政治前途的考虑曾劝阻希拉里不要前往中国参会,但这个难得的机会却重新点燃了希拉里要以一个女人、一个女性代言人的身份参与公共生活的欲望。
此时,希拉里与克林顿结婚已有20年。婚后,为了帮助丈夫在政界发展,希拉里一直把自己个人的政治抱负放在心底。克林顿入主白宫之后,希拉里以总统夫人身份高调推动医疗改革,却中途流产。就在希拉里为将再次退居幕后心有不甘之时,举世瞩目的、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妇女大会不期而至。
对于希拉里来说,去还是不去,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到了那里要做些什么?当时,我愈发觉得,在妇女问题上,我们必须宣示我们的美国价值。”
在北京,希拉里面对来自180多个国家的几千名代表发表了演讲:“如果我们要通过这次大会传递一个讯息,那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世界,人权是妇女应该拥有的权利,妇女的权利也是人权。只要针对妇女的歧视和不平等在这个世界上还随处可见,只要女性还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吃不饱、超时工作、报酬过低、没有机会受教育、遭受暴力……,那人类大家庭建设和平繁荣世界的可能性就不会实现!”
希拉里的慷慨陈词当时被美国媒体评论为一次实现“完美转身”的“坚定”的宣言。在中国召开的这次世界妇女大会为刚刚遭受医疗改革失败重创的希拉里提供了转机。
现在,希拉里要做的就是利用美国国务卿的权力影响美国和世界。
目前,希拉里正致力于将对妇女问题的探讨从她作为名人的人际层面引向国际层面。在美国国务院,这一努力反映在一部新制定的《外交与发展四年规划》中。这一规划确定了今后4年的优先工作。在这份220页的文件里,女性被提及了133次之多。
希拉里显然是想通过这样一份文件将美国官方对妇女问题的重视制度化。但她的继任者是否能够继承这份遗产却很难说。
现在,希拉里似乎去意已决。难道果真会如其丈夫克林顿所言:她现在想当外婆的愿望远比当美国总统的愿望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