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中人

2011-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10期


  地震改变日本
  【英】《经济学人》3月19日
  “海啸(Tsunami)”是英语中少数来自于日语的词汇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这种自然灾害在日本的频繁程度。日前发生的9级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随后的大海啸几乎将整个城镇摧毁,很多来不及跑到高处的人被海啸席卷而去。官方宣布的5429个遇难数字肯定还会增加。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日本人表现得非常得体:没有抢劫,没有抱怨,人们平静耐心地面对生活的巨大改变。早期估计这场灾难将对日本造成1000亿美元(约合66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但这并不足以毁掉一个富国。电力中断将影响经济增长,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空间。历史上,日本在遭遇大的灾难后,通常会进行大的改革。1923年地震后,日本转变成军国主义国家。二战失败后,日本经济实现和平增长。而这场新的灾难也可能对日本产生类似的巨大影响。因此,这场灾难不仅为日本带来了死亡和悲伤,同时也使其获得重生的良机。
  
  日本危机
  【美】《商业周刊》3月21日
  日本政府面临着灾后重建的巨大挑战,所需重建资金可能高达16万亿日元。而日本政府的国债已经达到GDP的两倍,受地震重创,经济增长率上升幅度也将下降。日本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在地震、海啸中受创,可能导致向其他国家的高科技部件输出中断。福岛核电站泄漏引发的健康危机同样令人不安。由于多座核电站在地震海啸中被关闭和受损,全国电力供应何时以及如何恢复正常依然不能确定。此次灾难并非仅对日本造成重创,同样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中东和北非骚乱导致世界油价不断飙升,而日本危机将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核泄漏的危险
  【美】《时代》3月28日
  东京电力公司社长清水正孝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最主要原因是海啸超出了设想的水平,设备因遭海啸破坏而丧失功能。核电站冷却系统在地震后失灵,核电站内随后检测到的核辐射量为每小时1015微希,相当于人体每年可承受的最大核辐射量。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中包括铯和碘。一些专家认为,检测到铯意味着核反应堆正承受高温,核燃料可能开始熔解。接下来,就要看在铀燃料棒逐渐高温熔毁的过程中,人们能否向核反堆中注入足够多的冷却剂。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后调至5级),目前,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
  
  福岛!福岛!
  【德】《明镜》3月21日
  日本人口密集,一年要经历上千次地震,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也很大,但就在这样的地方有55个核能反应堆,这无异于玩火。无论抢修燃料棒的战斗结局如何,福岛已成为核时代终结的标志,人类在挑战大自然的赌局中输了。1755年万圣节,里斯本发生地震和海啸,当时的哲学家和神学家都发问:万能的主为何允许这样的不幸发生?为了避免不幸再次发生,人们开始对灾难进行研究,现代地理学和地震学也应运而生。大自然不断敲响警钟:墨西哥湾原油泄露、臭氧层空洞、地球变暖、卡塔琳娜飓风、基因技术,它们在传递着相同的讯息: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日本地震冲击波
  【法】《现时价值》3月17日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引发约10米高的海啸。受地震影响,日本多个地区发生停电、火灾以及核危机。此次大地震直接冲击了集中在日本东北地区的汽车、电子等生产基地,包括丰田、日产、本田、三菱及索尼在内的多家工厂相继停产。工厂的关闭和物流的中断使得日本汽车、电子行业的出口出现停滞。不仅如此,日本地震、核危机所造成的恐慌甚至波及其他国家,随着东京股市大幅下挫,上周全球股市整体走低。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17日举行电话会议,以讨论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增长、能源市场、全球供应链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