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个题目最冷僻,是命题作文。当然,我愿意,因为我最早知道高罗佩的名字,确实是因为“悉昙”。
我可能需要先简单解释一下“悉昙”和“悉昙学”这两个词。悉昙梵语的原文是siddham,意思是“成就”。在印度古代,儿童启蒙,学习拼读或写字,首先要学习一个字母表,称作“悉昙章”。唐代有位义净和尚,到印度去过,在印度有十多年,回来经过印度尼西亚,写了很有名的一本书,叫《南海寄归内法传》,书中有一章,叫《西方学法》,开首就讲当时印度人学习梵文的程序:“创学悉谈章,亦云‘悉地罗窣堵’。斯乃小学标章之称,但以成就吉祥为目,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意思是四十九个母音和辅音,互相拼合,可以拼出许多的音或者字,归纳为十八个章节。义净还说,六岁童子,学这个要学半年。悉昙章这个东西,在南北朝——估计也许还更早——时代,传到了汉地。传入汉地的以及在汉地重新抄写的梵字就被称作悉昙、悉昙字、悉昙字母或悉昙体。这是悉昙的第一层意义,但悉昙还有第二层的意义,那就是,由于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和密宗理论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梵字的念诵和书写具有了特别的神秘的意义,既然这一类梵字称作悉昙或悉昙字,有关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也就被称作悉昙学。这种悉昙,滥觞于印度,后来的发展和发扬光大,却主要是在中国和日本。尤其是在中国的唐代。好些年前,我为台湾出版的一本书《梵字悉昙入门》写的序,就做过这样的表达。
高罗佩的《悉昙》一书,不如他其他的书,尤其是《秘戏图考》和《中国古代房内考》出名,书也没有中译本,所以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高罗佩《悉昙》一书的内容,然后提几个相关的问题并尝试做一点解释。
高罗佩的书,书名叫《悉昙:中国和日本梵文研究的历史》。书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前一部分是研究部分。先讲中国,分量最大,然后讲日本,篇幅小一些。后一部分是他收集的与悉昙相关的图。
对高罗佩的书,我提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高罗佩为什么会对悉昙发生兴趣?
一般来讲,我觉得,一个人对研究题目的选择,如果没有像现在这样政府指定的社科基金研究、行政或某种利益的介入的话,通常会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个人兴趣,二是对问题熟悉的程度,包括自己的教育背景及前期的准备,三就是机缘。
先讲第一条:兴趣。高罗佩对悉昙发生兴趣首先与高罗佩的博士论文有关。高罗佩的博士论文是 Hayagrīva:The Mantrayanic Aspect of Horse-Cult in China and 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