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喜剧狂》一半是狂

2011-12-29 00:00:00mac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16期


  前不久,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客串出演《我为喜剧狂》(30 Rock)的新闻,又将这部美剧推上了风口浪尖。观众不免好奇: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视剧,能让素以冷面铁娘子形象示人的政客展示出另外一面?
  播得越久,《我为喜剧狂》就越难用简单几个词轻易概括。这部第5季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剧,几年来始终处于一个非常矛盾的境地:在评论界,它得到了近乎极端的一边倒狂赞,几乎拿遍所有奖项;演员方面,主创兼主演蒂娜•菲大红大紫,堪称美国喜剧界一姐;客串明星则有赖斯、汤姆•汉克斯、奥普拉、戈尔等等。
  然而,与这些看上去辉煌的成就相比,它的收视率始终像温吞水一般,不见起色。
  说到《我为喜剧狂》,不可避免要谈到蒂娜•菲和《周六夜现场》。《周六夜现场》是一部已经播出36年之久的综艺节目,每期由特邀明星参演各类针砭时弊的小品和歌星的现场表演组成,可以说是美国流行文化的缩影。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蒂娜和她的老搭档艾米•波哈尔分别扮演莎拉•佩林和希拉里•克林顿的小品曾经一夜红遍美国,成为当年选举的最大话题,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看着美丽迷人的蒂娜,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曾经一身书呆子气的郊区女孩。在《周六夜现场》,她正是从最底层的写手做起,慢慢成长为该剧史上第一位女主笔。当她在这个节目收获了很多人一辈子遥不可及的成就后,她果断地离开,开创了《我为喜剧狂》。2006年,刚离开《周六夜现场》的蒂娜本打算为NBC开发一部办公室题材的喜剧,但这个创意连遭冷遇。最后,在她的导师、夜现场制片人洛恩•迈克尔的建议下,她写出了以《周六夜现场》幕后故事为蓝本的《我为喜剧狂》,并且创造出了如今被无数单身知识女性奉为偶像的女主角利兹。
  《我为喜剧狂》虽然以《周六夜现场》的幕后故事为主线,却没有拘泥于电视制作,除了偶有风格相似的对时事的嘲讽和对流行文化的恶搞,更多的魅力来自于其对角色的塑造。
  蒂娜把自己的角色利兹称为“不成功版本的自己”。这个角色的不成功并非因其在事业上和蒂娜本人有差距,而是因为单身的她没有像蒂娜那样找到爱人结婚生子。这个角色将现代女性的烦恼用一种戏谑的方式说了出来——独身的她们看似自得其乐,独立的外表下却包裹着深深的孤独。
  这种没有刻意软弱却又能够自我审视的作风极大地鼓舞了如今许许多多的“利兹型”女性,可以说是喜剧中不可多得的塑造成功的事业女性形象。
  与利兹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由老牌影星亚力克•鲍德温扮演的老板——一个典型的共和党企业家。从他一出场对利兹的精准猜测和嘲笑开始,《我为喜剧狂》就在正负相对的化学反应中不断碰撞。两人充满智慧的争论往往好笑又影射了现实,让观众大笑之余回味无穷。
  蒂娜的成功从《周六夜现场》开始,但直到《我为喜剧狂》,她才真正算得上家喻户晓红遍全球。不久前,她成为史上第3个得到马克•吐温美国幽默奖的女性。颁奖典礼汇聚了如今美国电视界所有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
  一周前,挺着大肚子的蒂娜再度回到《周六夜现场》,她得意地把自己称为“排名第一的畅销书作者和排名第86的电视剧明星”。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我为喜剧狂》是一个矛盾体,人们给它无尽的赞美,又因它而对主创蒂娜感兴趣,从而使她的新书Bossy pants数周蝉联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然而,这部剧集本身却总也吸引不了足够的目光,将人们钉死在电视机前。
  也许我们只能理解为:如此智慧剧集的受众,看电视实在不是他们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