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不再

2011-12-29 00:00:00李落落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17期


  朱文的《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里有一个细节,男小丁到车站去接好朋友女于杨,小丁想开一个玩笑——模仿公众礼节握手,没想到于杨还真跟他握,他想撤手都撤不出来。
  类似玩笑几年前也发生在我身上。一个多年没见、曾以互相打击为乐的好朋友来北京,我去接站,突然心血来潮决定伸出手跟他握一握。没想到,他真的握过来了,一点恶作剧的意思都没有,眼神里居然有一点小激动和对我“成长进步”的赞许。虽然那次我们仍然相谈融洽,但因为玩笑不再,我整场的兴致都不高,就像抱定去看一出喜剧结果却看了一个搞道德教育的主旋律电影一样。
  我不否认一脸严肃一本正经的家伙是精英和栋梁,但一个人,如果连一个可以开开玩笑的朋友都没有,记忆里全是能给晚辈当教材的东西,该是多么情何以堪呐!
  上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家伙,对器官的称呼特别痴迷,翻遍《现代汉语词典》及《康熙字典》,最终找到二十几个谐音字来表达。在他的指导和讲解下,每一次课间,一帮男生都要互相问候,然后哄笑。
  还有一个家伙,对亲戚关系称呼有特别的研究,倡议我们不再互称名字,改称“他叔”。“他”,就是我们自己将来的孩子。那年寒假,他对我说,回去给他爷爷奶奶带个好啊。我也说了同样的话。后来意识到不对——“他爷爷奶奶”,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呀。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称呼是我学生生涯里最经久不息的狂欢。
  中学毕业,我和“他叔”通过两年的信,联系就断了。前年,在网上偶遇,我用“他叔”和他打招呼,他完全忘了,后来好像想起来,说,你怎么还记得那玩意,一副恨我不成熟的样子。我猜他以后不会再和我联系了,果然。
  网上偶遇他的刹那,像所有文人说过的那样,觉得又回到了从前、穿越了时空,但那一刹那之后,我就明白了,你可以忘掉时空,对它视而不见,但它确确实实把你和过去分开了。它就在那里,你伸出手想握过去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它把你的手甚至你的心打得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