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 你可以不喜欢美国 但你必须理解美国

2011-12-29 00:00:00施雨华李在磊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19期


  假如你正坐在出租车上,刚好遇到一个不爱听交通台或评书的司机,正频繁调频。这时他调到了新闻频道,你听到一个男中音在发表他对利比亚局势的看法。司机的手还没从按钮上挪开,顺势又转到了国际频道。你又听到一个男中音在发表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忽然之间你意识到,这是同一个男中音!
  这样的“怪事”真的有可能发生。第一次采访金灿荣的间隙,他就接受了两家电台的电话采访。“因为是录播,如果他们是同一个时段的节目,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用金灿荣的话说,他的时间被分割为7块:教学、研究、行政事务、政策讨论、受访、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工作部,“基本是被外面牵着跑”。他正尽量压缩后3块的比例。但我们第二次采访他那天,他早上去凤凰卫视录《震海听风录》,录完去上课,下午又接受复旦校友会的采访。很少穿西装打领带的他,那天的装束相当正式。不过采访结束后他就解了领带,换上布鞋,回归不羁。
  他办公室里最打眼的,一是堆积如山的书刊杂志,一是角落的自行车。书刊杂志没时间看又不舍得扔,就像他读本科时买的那两三百本书也保存至今,“当然那是每本都读过,有的还读了好几遍”。至于自行车,那是他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他刚去了一次美国。早先一年要去十几次,现在觉得那样有点傻,基本一年两次,因为美国社会比较稳定、透明,短时间内变化不大,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就行了。何况潮流也在变化,现在倒更多是美国人来中国了。平时要是不上课,每天总有两三拨人来找。“我们的变化大,他急于了解你就跑得勤。”
  在大学教书,和年轻人保持交流,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指点,这样的生活,让金灿荣觉得愉悦。之前他在社科院美国所工作,几任领导都很优秀:李慎之、资中筠、王辑思……但研究所有点老气横秋。他都快50了,回去时所里的人都叫他“小金”。
  采访中,他一再提到“幸运”这个词。“我们国家从相对贫穷走向相对富裕这个过程,我们是亲历者,每一步都感觉比以前好一些。我估计下一代就有一个问题,他们的起点比较高,幸福感反而会差一些,他没有上升的感觉,反倒容易有受挫感。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挺幸运的,我是有点感恩的。”
  在他的回忆里,整个童年、少年时代都“挺好的”。虽然那时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生活相当窘迫。祖父祖母死后,13岁的父亲就被老乡带出来打工,从此再没有回过家乡浙江。解放后他读夜大“扫盲”,3年就取得大专文凭,曾经作为武汉的两个代表之一参加1956年的全国第一届科技大会。他比较大男子主义,不许母亲去外面干活。三姐妹三兄弟和父母8口人挤在老旧的两居室,金灿荣和哥哥窝在阁楼,武汉的夏天多热啊,一家人居然其乐融融。
  金灿荣上中学时,“文革”还没有结束,家里就有点担心,以后下乡你怎么办呢?结果高考恢复了。他原本是学理科,离高考还有10个月时转学文科。他所在的中学是理科重点,没有文科班,全校就他一个人学文科,只好转去一所普通中学。1980年高考他是文科武汉市第一湖北省第二,进复旦大学读国政系。几年后去北京,在社科院读硕士。
  复旦那个班41人,毕业后的最高潮是有30人同时在国外学习。“一个班30个人跑到外面去,人家接受你,证明这个班很厉害啊!”后来这41个人各有各的发展,“都挺好的”,但留在学界的只剩下3个。
  在复旦时金灿荣搞了不少活动,比如每周五组织班里的学术辩论,在社科院读研时他更一度成了风云人物。“那一届的研究生会人员结构很不合理,成员基本都是经济学部的,国际学部、法政学部都没有代表;会长又不得人心,公款请客。”他就领导同学把它推翻了,搞了个“民主试验田”,跟一位同学按“三权分立”原则合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会章程》。此外,因为伙食问题他还领导过两次食堂罢餐。
  1987年他硕士毕业,留在了美国所,很快结婚生子,之后就开始了延续至今的美国研究。
  1993年,金灿荣去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对美国有了直观的感受,心里有了点底,次年回国后开始评论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并陆续引入文化视角。他觉得美国的确很成功,但很多美国经验在中国无效。2001年,他发表《美国的市民社会与政治民主》一文,认为美国的成功和市民社会大有关系。没有这个土壤,同样一个体系达不到美国那种成功度。而相对于西方,中国刚开始有中产阶级,量虽不小,却是以经济收入来定位的,还没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价值体系:事业顺利就从市场体系中借理论资源,混得不好掉到底层就变成了“愤青”,尚未形成社会学意义的“阶级”。
  他觉得自由主义是现代人类的好选择,但这条路走起来未必顺畅;他当然也希望中国民主化,但对如何实现越来越不敢下断言。1970年代末开始的第三波民主很多失败了:利比里亚和海地是国际社会的救济对象,菲律宾出口最多的是菲佣。他说自己渐渐成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者,反革命的革命派”。所以1995年之后,他开始在体制内“做事”。体制内本身也在改变,原来等级结构明晰。随着各方面的公共决策、外交决策越来越复杂,对相应的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增加了,专业知识分子介入的内部讨论会越来越多。
  二十多年来“小文章陆陆续续发了几百篇,没有满意的,也不系统”。金灿荣现在的心愿是未来10年内写两本书,“把自己对美国的理解和对中国的观察写出来”。另一个一直想做但还没有做成的,是用纯民间资源搭一个平台,对中国的战略、对外政策、中美关系,发出民间的声音。当然,也希望政府能听见。
  让人颇有点意外的是,他反对政府把幸福感作为指标。“现在民间有这样的压力,政府有一部分人也是在打民粹牌。他要取悦民众,表面上接受了这个指标。其实许诺人民一定能够幸福这是任何政府都做不到的。所以我原则上反对政府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作为执政目标。政府的指标应该是什么?努力为人们寻求幸福创造外部条件——这是政府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