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3/d7BcgCSkWU2BVdYk6WDVPa.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3/7KhvDsjwQT7AynztUw45wi.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3/FXY8o3D94UzwLaKhmMekAd.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3/GbhwAYeR347cuh226g7tYh.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3/gziu8S9aAXwpcxUcnVSUDT.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3/JYNzwQFoYAxuKh9CVTxANG.webp)
蔡锷和唐继尧在当留日士官生时是师兄弟,在辛亥革命中有同袍之谊,在云南执政期间是上下级,在护国运动中是身份并列的主事人,只不过一个出征,一个留守,但到那时,两人在思想和路线上已经出现了深深的分歧。论当官,论敛财,论心计,蔡不如唐;论做人,论晚节,论才华,唐不如蔡
昆明市区的圆通山公园,孔雀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春天的春城游人如织,孔雀园旁有一处寂寞坟茔,墓为石砌圆丘,偶有行人路过,瞄一眼墓碑,大声念到“会泽唐公……”就哑了声音,因为认识后两个字“蓂赓”的人实在不多。
会泽唐公蓂赓之墓,1932年由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主持修建,从墓的制式似乎可一睹当年云南边陲的开放程度:神道两旁虽然立着中式传统的石狮、华表,但墓前的廊柱式牌坊吸纳了希腊、威尼斯和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并采用了拉丁式铭刻。
龙云为唐继尧造墓建碑,此中况味格外复杂。作为下属,龙云一直感念唐继尧的知遇提拔之恩,但在1927年的“二六政变”中,龙云是武力胁迫唐继尧下台的主要力量。唐继尧在失去权力后“愤懑吐血”,终因呕血不治而亡,中间不过3个月的时间。
这是一个奇怪的墓,其奇怪之处,不仅在于它那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更在于墓前廊柱牌坊里镶嵌着的8块石碑,刻的不是对墓主的生平追思,而是墓主曾经得到的任命: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被推举为护国军务院抚军长的任命状、1924年被孙中山大元帅推举为广州军政府副元帅的委任状——而且这些石碑全部保持了委任状的格式,乍一看去,就是在一个人的墓前张贴出他生前所得到的若干张聘书——更有趣的是,这些聘书中有不少职位,还是他生前拒绝就任的。如果让唐继尧生前就直面这些墓碑,他也许要脸红,也许会骂娘——这座直径16米、高6米的墓碑如此设计,仿佛在表面的尊荣背后,含沙射影地对墓主做着某种隐而不宣的评价。
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重九起义的枪声提前打响
1911年10月28日,城南洪化桥一处偏僻的住宅,左邻右舍早已经关门闭户,新军管带唐继尧,匆忙吃罢晚饭,支走家人,正独自等候着约好来开会的几位新军军官,这已经是他们这个月里的第5次聚会了。
唐继尧是云南新军中反清情绪最激烈的军官之一,也是云南老资格的同盟会成员。1883年,他出生在云南会泽县的富绅家庭,受“留日势”的影响,21岁考取官费生资格前往日本留学,先后毕业于东京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他很快加入,并秘密组织以“革除满清,推翻专制为唯一目的”的“陆军团”。1908年底回国,在云南讲武堂和新军第十九镇任职,因为聪明干练,很快被提拔为管带。
10月10日武昌起义以来,唐继尧同第19镇和讲武堂的十几名军官,已经秘密地开了好几次会,商量在昆明发动起义,响应武昌。会议商定蔡锷为“临时革命总司令”,统领起义事宜。
辛亥昆明起义前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充分的,10月30日当晚,昆明北校场的官兵在抬子弹做起义准备,结果被值日队官发现,互相争吵起来,情绪激昂的士兵立即开枪打死了值日队官,于是昆明起义就比原定时间提前了几小时由基层发动起来,这次昆明起义,史称“重九起义。”
唐继尧顺路捞到了贵州都督
得到消息后,蔡锷马上率部,宣布革命宗旨和作战方略,按计划向五华山和军械局进攻,唐继尧指挥炮兵射击总督署,战斗相当激烈,是辛亥革命中除武昌起义之外,各省城起义里战斗最激烈、代价最巨大的一次。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昆明起义宣告成功,成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被公推为云南军都督,唐继尧则身兼军政部、参谋部两部的次长。云南军政府成立以后,很快采取了一系列旧民主主义色彩的改革措施,加上蔡锷本人为政清廉,使云南与当时动乱中的各省相比,政局相对稳定。
云南军政府成立,率先取得了稳定,经济也发展得较好,而当时西南的四川、贵州和西藏,都处在革命的动乱之中。为了支持各地的起义,云南军政府先后派滇军援川、援黔和援藏。在蔡锷的授命下,唐继尧任司令,率云南北伐军,取道贵阳进入四川支援。
但后来蔡锷了解到川情紧急,而贵州内部两派斗争激烈,几次急电,命令唐继尧停止进黔,立即改道。但唐继尧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意入黔。进入贵阳后的唐继尧当然别有所图,他向贵阳城发动了突然进攻,仅一天的战斗就控制了贵阳。进城后是一次残忍的大屠杀,“无论官长士兵,恐不为己用,缴械之后,驱至东郊,悉数坑杀”。唐继尧成为了贵州省的临时都督,其政治野心开始暴露。
护国运动中的蔡锷
蔡锷与其老师梁启超,在政治态度上是互相影响的。“筹安会”发表成立宣言的第二天,即1915年8月15日,蔡锷就从北京搭乘晚车去天津,找到梁启超,商量了一夜,决定积极策划反对袁氏复辟。“眼看着不久便是盈千累万的人颂王莽公德,上劝进表,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叫世界看着中国人是什么东西呢?国内怀着义愤的人,虽然很多,但没有凭借,或者地位不宜,也难发手。我们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过,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一回不可。”
此后,蔡锷每周都要去天津与梁启超密商起
v1HLO62IhOU3IXidL0Cjtg==义,计划在蔡锷势力比较深入的云南率先行动,一旦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