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有了藏文版
没有人能够阻止电影《哈利•波特》的票房冒险之旅,随着这部影片票房屡破影史纪录,“小哈利”的魔法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世界屋脊。
该系列电影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映不久,西藏译者诺尔基•普琼杰将《哈利•波特》前两部小说翻译成了藏语。《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已被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语言中,使用人数像藏语那么少的不多。现在大多数藏民仍能流利地讲藏语,但有些人担心由于普通话在西藏的盛行,藏语会受到威胁。
普琼杰是《西藏青年报》藏文编辑室主任,他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藏语译版的序言中说,他翻译该系列小说的主要目的是为感兴趣的青少年提供藏语阅读材料的机会。
不过,仅仅翻译过来是不够的。普琼杰注意到西藏农村地区的许多孩子很多买不起他的书。普琼杰正与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寻找能够帮助为农村孩子提供书籍的赞助商。据报道,他出这些书基本不赚钱,是凭着一腔热情在翻译。
实际上,普琼杰的翻译是由汉语转译而来,有人担心间接翻译会造成小说意思的误讹。但普琼杰对自己的翻译自信满满,比如他把波特翻译成了“波德”,在藏语里是“勇敢”和“大难不死” 的意思。
(来源:《华尔街4d7ad336f24a767582f5bee3241918258ea491e9d0d64d39172b66428d3b89ae日报》)
北京最后的公共澡堂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普通人家里没有洗澡设施,要洗澡只能到公共浴室。位于中国首都南郊的双兴堂就是那个时代的剪影——这里也是男人的社交场合,他们到这里出身汗,侃大山,放松自己。
可现在,地方政府着眼于旧城改造,打算拆掉这座据说是北京市最后一座的老式公共澡堂。
67岁的张老先生过去常常花一小时坐公交到这里来完成他每天的仪式,不过两年前他搬到了距澡堂走路就能到的地方。这位退休工人剃着光头,他的牙掉得只剩下两颗门牙,现在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屋。他自己的浴室内有个马桶和水槽,但并没有淋浴设施。“我要是在家呆着,我就不开心,很孤独,不过我来这儿后,跟朋友聊天,看看报纸或者玩会儿棋。”
张老先生从小到大经常光顾澡堂,不过一个接一个,它们都被高级宾馆里现代的Spa中心所取代,这些Spa中心也定义了现代北京。新的浴室每位顾客收费180元甚至更高,而双兴堂洗一次澡仅需8元。双兴堂的老板熊志忠说,除了价格因素,老澡堂值得留恋的地方还有很多。
(来源:《洛杉矶时报》)
中国“虎妻”邓文迪
随着邓文迪在听证会上挥舞双臂奋起保卫丈夫默多克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疯传,她渐渐成为中国新的国家形象。
那场听证会的主角本应该是“谦卑”的默多克,但示威者手拿一个类似泡沫刮胡膏盘子的东西忽然砸向他。早年打过排球的邓文迪,瞬时飞身扑向前方,迅速出拳,给了袭击者利落而有力的一击。她这一套干净利落的动作让警察相形见绌,也震惊了在场的议员和听众。
本来因为窃听丑闻陷入危机的新闻集团,因为默多克妻子的意外反击得到了舆论的同情。西方媒体把邓文迪比作“中国虎妻”或者“霹雳娇娃”。
“虎妻”通常被中国人用来形容那些能干的妻子:他们不仅可以做可口的饭菜,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现在,他们又增添了新的能力——剽悍的保镖。
(来源:《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