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朵奇葩。
每个问题都足以致命,可是它却上市了。
它就是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源信息”,股票代码:300184.SZ)。作为一家IC分销商,没有自己的工厂,通过子公司力源香港采购,关联公司武汉经发收货,自己夹在中间并不直接采购,也并不直接收货,而是通过有关联的企业武汉经发报关收货。
进口模式是:实际控制人赵马克的控股子公司→武汉经发→武汉力源。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关联交易,和层层转手之后,利润和成本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占采购总额高达九成的前五名原厂名单,这个重要的信息,力源信息却没有公布。而其公布的前5名销售客户,仅仅占到了其销售总额的7.76%,难免让人疑窦丛生。
涉嫌违法的委托代持
在中国证券市场,代持是“绝对禁区”。与国际上一般通行的“披露即合规”的做法大相径庭,中国证监会在上市审核实践中全面严格禁止“股权代持”,“代持”几乎成了令监管机构、中介机构、上市公司都谈虎色变的雷区。正如一位投行人士所说:“不能披露有代持,披露了就不能上市了。”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但与之背道而驰的是,股权代持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自创业板开板以来尤其严重。
力源信息于2011年2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