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筑底

2011-12-29 00:00:00陈李
证券市场周刊 2011年45期


  如今的市场表现确实非常类似2008年9月。当时连续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没有阻止指数继续创下新低。回顾2008年,在流动性政策转向的情况下,经济下滑趋势和全球金融恐慌分散了投资者的注意力,甚至在4万亿元刺激政策出台的时候,仍然有些投资者质疑政策是否扭转市场和盈利。如今何其相似,业绩急速下滑(工业企业利润大幅跳水,9月利润增速是19%,10月利润增速下滑到13%),欧债危机堪比2008年动态的美国金融市场。投资者做出类似的反应。所以,即使出现了3年来第一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市场依然表现疲软,使得许多投资者质疑市场是否处于底部,2300点会不会被明显击破。
  事实上,流动性改善逐渐发酵。这有三个阶段。其一,央票利率下行,是发轫期;其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转向期;其三,月度新增信贷量放大,是高潮期。近期A股相对低迷或许是对11月现实流动性的一种反应(月度新增信贷或许低于预期中的6000亿元)。和2008年类似,在业绩风险和海外市场的作用下,市场也许一直要等到流动性改善到了高潮期才能有所反应。所以下个月关键时间点是月度新增信贷水平。
  由于12月、1月是比较敏感的物价季节性环比上升时期,新增信贷量的变化或许要等到来年的2、3月份。至于短期市场,2307点或许不是市场最低点,但应该是底部区域。当然这种分析不适用于年底风格转换的中小盘股票,它们的业绩风险还在陆续释放过程中。
  有一点认识需要厘清,不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动机如何(配合全球行动、金融体系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