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的沉沦

2011-12-29 00:00:00李德林
证券市场周刊 2011年47期


  “从资金和公司的关系看,公募更像婚姻,私募更像情人。”
  2008年3月,上海滩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在调侃公募跟私募之后,说出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清醒思考方能挥洒自如。在媒体面前,这位基金经理将自己定义为“百分之百研究型”的基金经理。两年之后,这位基金经理在东窗事发后写下了做“老鼠仓”的自白书《本人供述》(下称“自白书”),洋洋洒洒数千言,道尽明星基金经理的沉沦之路。
  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就是许春茂。11月29日,证监会公布的“老鼠仓”大案中,许春茂名列其中。证监会公布材料显示,2009年2月28日至2010年4月15日期间,许春茂利用职务便利,亲自或明示、暗示他人利用其实际控制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基金买入或卖出交易股票68只,非法获利209万余元。
  许春茂,曾就职于泰信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2007年,许春茂掌管的基金业绩进入全国前三强,一举成为明星基金经理。2010年4月,许春茂跳槽到中欧基金,适逢上海证监局调查,一直未在中欧基金正式任职。2010年5月6日,许春茂写下了自白书。
  2011年10月9日,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判处许春茂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证券市场周刊》获得的许春茂自白书,还原了明星基金经理一步步陷入“老鼠仓”泥潭的全过程。
  
  老同学创业
  堂兄弟齐助阵
  
  “为了帮同学忙。”许春茂2003年从英国回到中国,就注定踏上了一条歧路。
  许春茂在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后,到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留学。2003年,许春茂回国前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回国后,许春茂很快就在上海泰信基金管理公司金融工程部谋得了职位,后来担任基金经理助理、高级研究员。在进入泰信基金时,许春茂跟自己的老同学张超联系上了,两年的股票交易合作就此拉开序幕。
  “当时张超刚从券商市场部跳槽出来,准备自己成立一个经纪公司,需要业务支持。”许春茂在自白书中写道,2003年他回到上海工作,跟张超联系上后,了解到张超的情况,决定帮同学的忙。彼时,许春茂并没有资金投资,所以只能“建议在日本的堂哥许春高在张超处开设一个股票账户”。
  自白书显示,张超在2003年夏天用其表弟王超庆的名义,在某券商营业部开了一个股票账户。许春茂说,王超庆的这个账户专门供许春高使用。账户开好后,许春高从日本回国,王超庆的账户很快就有了一笔10万元的资金。许春茂称,10万元是许春高给他的现金,他只是将现金存在银行账户里面,帮助许春高划转到王超庆的账户中。
  2004年3月,许春茂向在宁波的另一堂哥许春明建议,也到张超处开设股票账户。许春茂说,拉许春明到张超处开户也是为了帮同学忙。但许春明已有自己的股票账户,不想转户,张超为了做成许春明的生意,就找到另外一位老同学史建明,同样在上述券商营业部开设账户,供许春明使用。
  自白书称,许春明是老股民,对资本市场的一举一动很清楚,尤其是当时证监会整顿券商客户保证金问题,加上当时最大的民营企业“德隆系”崩盘,“德隆系”券商出现大量挪用客户资金问题,为了资金安全,张超、史建明与营业部签订了三方监管协议。在签订协议之后,许春茂说,许春明通过许春茂的银行卡,向史建明转账,到2006年转账金额在100万元左右。
  纵观许春茂的自白书,在2006年之前,许春茂一直拉着自己的堂哥帮助张超。根据许春茂的说法,张超的业务做的不好,两位堂兄的资金可能是全部或者主要业务,张超尽管管理着两位堂兄的资金,可是张超没有参与盈利分红,只是收取较高的佣金作为回报。
  
  研究累倒住院上位
  开炒老鼠仓
  
  2006年之前,许春茂说自己没钱炒股,一直在搞研究。
  “本人自2003年学成归国加入基金业,先后从事过金融工程、研究和投资工作,7年多基金业的从业经历,可以说基本覆盖了基金公司投研工作的各个环节,经历了中国股市的多次牛熊转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投研分析框架。”许春茂在自白书中说,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对待本职工作,可以说做到了勤勉尽责。
  “在泰信基金做产品设计期间,他一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设计和模型开发任务。”许春茂说,他在泰信基金金融工程部工作期间,设计了国内第一个利用期权理论的保本基金,第一个货币市场基金、第一个自己开发的风险控制和业绩归因系统,并荣获最佳员工称号。在泰信基金搞模型设计期间,两次头晕倒地,其中一次被送进医院治疗。
  2005年,许春茂跳槽到光大保德信基金,职位是光大保德信红利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主要职责就是搞研究,向基金经理提出投资建议。
  自白书显示,2006年初,王超庆的股票账户中出现了50万元的资金。许春茂说,其中40万元是那位日本堂哥许春高的,10万元是自己的,这一次的转账依然是通过自己的银行转的。几个月后,许春高将全部资金转移到史建明账户中。许春茂的说法是,自己的10万元资金一直留在王超庆的账户之中,直到2009年3月底,王超庆账户注销。
  根据许春茂案司法机关调查显示,王超庆账户中许春茂的10万元,至2009年3月30日注销,总资金为57.44万元
  许春茂在自白书中透露,2006年自己管理的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克服了重重困难,投资业绩列同期成立新基金第一名。由于光大保德信基金当时只作数量投资,自己在进入光大保德信前两年,几乎承担了大部分的基本面研究工作。
  许春茂称,他平日里看报表到晚上十点、十二点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有媒体报道称,许春茂的同事透露,光是上市公司的调研记录,许春茂2007年就写了足足11本笔记本。2007年,已经是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的第三年,许春茂执掌的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第三。荣升明星基金经理的许春茂,当年被“中国金基金奖年会”评为2007年最具公信力基金经理。
  许春茂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后,在面对媒体时,经常能听到他谈及调研以及投资理念。有媒体报道说,许春茂自己认为交易不是他的强项,在作出对某个行业重大买入和卖出的决定时,许春茂的习惯是花几天时间,邀请内部和外部的研究人员进行一场大讨论,先沉下来仔细作研究,思考清楚以后坚决执行。
  2007年是许春明一战成名的一年,那一年也是中国股市的大牛市。“2007年4月或者5月,由于股市行情不错,史建明自己向该账户投入了大概100万元,同事、本人也通过史建明的银行卡转账,投入了30万元。”许春茂说,到了2008年2月,自己又通过同样的方式,投入了80万元,直到2010年3月底,史建明的账户停止使用,许春茂的钱一直在里面。
  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明确对“老鼠仓”进行刑事追责。证监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许春茂涉案期间共涉及68只股票,包括新华百货(600785.SH)、长百集团(600856.SH)、科陆电子(002121.SZ)、葛洲坝(600068.SH)、友谊股份(600827.SH)等。司法侦查机关发现,在2009年2月之前,许春茂进行了大量的“老鼠仓”交易。
  司法卷宗显示,2008年12月8日上午10时53分至54分,史建明账户买入新华百货1万股,当日14时30分左右,许春茂联系张超询问买入情况,随后许春茂管理的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在当日下午14时48分至55分,买入新华百货。14时57分,史建明账户再次买入2万股。
  
  张野案律师说法
  恻隐之心再做老鼠仓
  
  2009年9月,光大保德信请律师到公司讲张野案法律问题。
  2009年6月,证监会公布了对融通基金经理张野的调查,发现张野从2007年到2009年2月,与朱小民、周蔷账户形成一个老鼠仓链条,张野从融通基金内部得到股票信息后,直接通过网络对周蔷账户下单,进行老鼠仓交易。
  张野被融通基金解聘,证监会宣布张野终身禁入市场。光大保德信请律师就张野案进行法律方面的分析,尤其是要向基金经理们敲警钟,不要搞内幕交易。许春茂在自白书中说,《刑法》修正案公布期间,他正在休假,对法律的出台没有及时学习,公司9月请来的律师对老鼠仓的界定标准阐述得不清楚。
  “由于账户有了本人的资金投入,本人对账户多了些关注。”许春茂说,2007年开始,他根据自己的研究看好某些股票,在和张超的交流中,会建议其关注这些股票,某些时候也曾指示张超可以买入某些股票。当然,许春茂指令买入的股票中,也会出现在他操作的基金中。许春茂还说,在他本人出差的时候,也曾经几次直接操作该账户。
  张野案律师说法没有阐述清楚,许春茂在自白书中也说,自己一直认为没有刻意利用基金资金拉抬股价,为自己出货以牟取利润,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鼠仓”行为,不能形成对基金投资实质意义上的损害。许春茂说,所选的股票都是自己通过基本面研究出来的,业绩优良、有成长潜力的优质白马股,大部分股票都是基金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
  本刊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9年二季度,许春茂掌舵的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大幅增持新华百货。许春茂在自白书中说,2009年5月和2010年夏天,自己将投入的100万元的本金从史建明账户中取出,盈利部分基本没有转出。同期,史建明将自己的本金与部分盈利转至其夫人银行卡上。两者时间很近,许春茂并没有说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张野案爆发后,基金业风声鹤唳,尽管光大保德信请来律师讲案说法,可是许春茂并没有立即收手,相反还在运作史建明账户中的资金,史建明账户的使用就一直到了2010年初才停止。
  许春茂在自白书中说,管理基金压力较大,他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因此突发加剧,直到案发,全身大部分皮肤有癣症。“可谓体无完肤,每天要耗费大量时间清洗敷药,其中痛苦,无法言说。”
  对《东方早报》记者柯智华提供的重要支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