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艺疯

2011-12-29 00:00:00
凤凰生活 2011年12期


  主持人:窦文涛
  特约磊宾:竹幼婷 许子东
  
  中国综艺发展史
  在中国,最早的综艺节目出现在香港和台湾地区,比较有名的例如香港无线电视的《欢乐今宵》(1967-1994)等。而我们要回顾的,则是大陆地区的综艺史。
  纯粹综艺演出时代
  而在中国大陆地区,1983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全国引起的轰动,是现在任何个电视节目都无法与其相比的。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除夕之夜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中国家庭和吃年夜饭、放鞭炮一样必不可少的事情。
  这一阶段的电视娱乐节目内容以传统的专业歌舞和曲艺为主,明星表演、观众观看,节目形式比较固定,虽然有时也出现主持人向观众问话等环节,但观众基本不能主动参与到节目之中,与观众有较大的距离。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电视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电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新闻联播》的基本资讯、每年一次的春晚,于是,《正大综艺》应运而生。其全新的互动形式、轻松随意的节目风格、奇妙世界的讲述,一下子打开了一扇心灵世界之窗。
  游戏婚恋节目突围
  经过十几年的熏陶,观众渐渐对春晚的形式产生厌倦。中国大陆的综艺节目似乎越来越沉沦在这种联欢会式的节目里面。这时候,随着台湾香港影视文化在大陆的散播,1997年,湖南电视台模仿港台节目制作了《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此后,中国内地以“欢乐”、“快乐”和“速配”为主题的节目掀起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第二次浪潮。这一阶段节目的娱乐性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现场观众甚至有直接参与节目的机会。各种各样的游戏、轻松活泼的氛围曾令观众耳目一新,但简单的游戏己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其地位很快被以知识竞技为主的益智类节目代替。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在全国刮起了快乐旋风。李湘与何炅以古灵精怪的造型、机智非凡的对答,霎掳虏获了无数人的笑声。此节目也是第一个让明星以常态参与游戏的娱乐节目。从2004年开始,《快乐大本营》逐渐淡化明星套路,越来越强调海选、真人秀、PK等新概念,突出全民娱乐。
  与游戏类综艺几乎同时涌上荧屏的还有一种婚恋类综艺节目,代表性栏目有:《玫瑰之约》(湖南卫视)等。
  益智节目承前启后
  九+年代后期,益智节目突然开始风行。中央电视台1998年推出的《幸运52》与2000年推出的《开心辞典》是中国内地益智类节目的代表。这一类节目算不得十分新颖,但是在中国大陆却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以智力竞猜加高额奖品,从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与一些娱乐节目的侧重点调了个位儿,加大竞猜得奖成分的比重,缩小了娱乐成分的比重,可它恰好迎合了观众喜欢刺激性活动的心理,同时竞猜节目、益智类节目由于创意、制作的技术门槛不高,引起了地方频道竞相模仿,大有天女散花之势,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一轮“竞猜时代”的高潮。如贵州卫视的《世纪攻略》、上海卫视《财富大考场》、广东电视台《赢遍天下》、重庆卫视的《魅力21》、江苏卫视的《夺标800》,等等。
  真人Show大放异彩
  但是很快,观众就厌倦了答题与送奖品。一种更为刺激的综艺节目与大家见面,并且引起了剧烈反响。而其节目形式的热度,一直持续至今。
  2004年《超级女声》、《莱卡我型我秀》和《梦想中国》三箭齐发使选秀类节目初露锋芒,激烈竞争引起一浪接一浪的发展高潮。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真人秀”成为最大赢家,《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和《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同时,一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也发展起来,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又一大热点。此外还有《非常6+1》《星光大道》《快乐男声》《快乐女声》《加油!好男儿》《绝对唱响》《化蝶》《第一次心动》等。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借鉴境外的相关节目,真人秀节目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内地娱乐节目的主流。
  而在2010年,《非诚勿扰》的播出再一次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非诚勿扰》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是婚恋节目,更多的还因为它结合了当下最热门的真人秀元素。可以看得出,以后这种多种元素揉合的方式,将会越来越吃香。
  他山之玉,可以山寨?
  近年来国内综艺节目如燎原之势,然而这些综艺节目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欧美日本。国外的综艺节目起步很早,当然这也跟电视普及率有关。后来我国香港以及台湾地区首先移植并获得成功,然后近年内地一些地方台首先借鉴港台综艺节目成绩斐然,再接下来就是全国性的模仿山寨一发不可收拾。
  《快乐大本营》就是模仿香港的《综艺60分》,在湖南卫视成功运作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快乐”、“欢乐”热,之后的“婚恋热”,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为代表也是借鉴台湾的《非常男女》,而“谈话热”以央视的《实话实说》为代表,借鉴的是美国“脱口秀”节目模式,“益智类”则以央视的《幸运52》(借鉴的是英国B Bc制作的《GOBfNG0》)、《开心词典》(借鉴的是英美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两者领衔:“真人秀”就以被观众喻为“平民狂欢节”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以及实现普通人梦想,表现普通人实现梦想过程的央视的《梦想中国》与《非常6+1》为代表(借鉴的是美国的《美国偶像》等同类节目)。
  一纸令下,何去何从?
  扰攘了近3个月,“限娱令”终于在近日正式下发,核心内容是:各卫视频道在晚上7:30-10:00的黄金时间,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此外各台必须设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选秀节目数量也将严格受限。
  “限娱令”下,许多综艺节目纷纷落马,属于“卫视”的江湖必将有大震荡。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限娱令”下最开心的莫过于央视。近年来随着地方卫视的强势崛起,央视的一些老派综艺娱乐节目风光不再。而这次“限娱令”的颁发,无疑给了主打综艺的央视三套一剂强心针。而与此同时,主打电视剧的各地卫视也是受到了较少的影响。真正发愁的,则是娱乐和综艺节目较为强劲的湖南、浙江、江苏、东方等卫视频道。而一些港台综艺明星如欧弟等人的离去,也给中国大陆综艺圈围上了一圈迷雾。
  锵锵视角
  竹幼婷:娱乐是否于偏激应由观众决定
  照理说,这个娱乐到底是不是过于偏激的娱乐,应该由观众来决定。但是现在观众好像还有一点被喂食,被喂养,不是他去选择娱乐节目。在台湾,过去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的娱乐节目,就是大搞整人。但是到最后,台湾的新闻或者是报纸也开始批判,说有没有必要玩到这么人命关口。越来越没有idea以后,制作人玩什么,玩假的。这个假的,观众会信以为真,小朋友会学。学校里面开始,有些同学的游戏就是吓人,他们觉得好玩。已经变成一种社会问题的时候,而且又做假的时候,就更有理由去探罚这件事,因为不可以做假。许子东:娱乐至死是文化工业带来不单是中国特定的国情
  娱乐至死,有些是文化工业带来的,也不单是中国特定的国情。说台湾的娱乐节目就是纯粹的娱乐,大陆的娱乐里边好像总有一些内容。这个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讽刺跟幽默的区别,幽默就是一个纯智力的,它不带目的的,讽刺就一定是带感情的,其实背后都是有批判,有社会内容的,中国没办法。窦文涛:中国这事儿原版往往是好的
  说实在的,中国这事儿原版往往是好的,第一个是好的,像《非诚勿扰》,从制作从各方面是不错的,但是学到后来越学越烂,越学越烂,然后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混同一气全来。你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认为按说观众是自由选择的,你不喜欢看你可以不看,可是我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绑架”视听空间。所有的人都坐一路,大家全学,你做《锵锵三人行》,我们全来。实际上观众又没选择了,按哪都是这个,他也是一种没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