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方法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音乐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习惯于按部就班,注重从乐谱和音符入手展开教学,着眼于音程和和弦的听觉训练等。显然,这种过于理性化、专业化的模式训练,因其本身的枯燥、晦涩几乎不可能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与此激增地恐怕只有无尽的惧怕与厌烦。那如何开展音乐教学,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的美感,从而爱上音乐呢?现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优美的情境,孕育审美情感
优美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更容易让学生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取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唤醒学生的审美注意。精心创设优美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是音乐课堂教学取得成功和优化的重要举措。首先,在音乐教室的布置上我们要做到整洁、美观,以“润物细无声”般的方式给予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产生美的共鸣和追求。如在钢琴的上面摆上一盆植物,在窗户边悬挂一些绿色的藤蔓,请美术教师在墙壁上来一番浓墨重彩,让墙壁“动起来”“舞起来”。这样的音乐教室,窗户是明亮的,地板是干净的,墙壁是多彩的。当学生抛开紧张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走进这么一间小屋的时候,都会被眼前优美而又极具艺术的情境深深地感染了,他们仿佛和大自然来了个亲密接触,步入了美妙的音乐殿堂。第二,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要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如教学《黄河大合唱》时,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音、视频功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听、视觉冲击中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国人民的英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了美、接受了美,从而产生了热爱美、追求美的审美情感。
二、多样的方式,充盈审美体验
音乐课与语数英等其他课程相比,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是相当少的,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一周两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充盈音乐教学带来的审美体验呢?这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审美追求,以热情、大方、得体的举止洋溢出自身的音乐气质美,另一方面,多角度地解读、使用教材,挖掘音乐教材中的美感要素。如在执教民歌时,我不仅仅是将教会学生演唱歌曲作为教学目标,也把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宽度作为音乐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分支。我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了解相关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通过观看民族歌舞表演等进一步“走进”民族音乐的天地。
三、多样的视角,深化审美情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你就会有新的发现,音乐教学同样如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技能的机械训练,而要从多种视角让学生不断地去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美、深化音乐美,进而深深地爱上音乐。教学中,我一方面注重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流动中反复朗读歌词来感受词作者带给我们的音乐语言之美,让美的语言和美的旋律有机融合,使文本的主题更完整、更生动、也更为丰满。另一方面,我还重视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关注音乐美。如:通过正确的发音方式方法训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音色美的重要性;通过对歌曲文本的深入解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踏着歌曲的思想节拍来深情演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美。另外,我还经常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学习,让学生在我的讲解和音视频的有效渲染中深切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有效理解、体悟音乐美的深刻内涵,从而升华音乐美,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
(南通市张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