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策略研究

2011-12-29 00:00:00党永海
成才之路 2011年19期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拥有多种智能,将多元智能应用于语文教学,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创设多元智能环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的教学方法、专题学习;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九种基本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出来。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人文色彩,通过语文课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具有极强的优势。
  一、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
  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就要针对他们的智能等的差异设计课堂情境,使他们自信、欣赏自己,认识自己的强项,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
  (1)让多元智能教学走进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构建多元智能课堂。例如,我们在学习了《琵琶行》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音乐,并且进行配乐演唱;学习了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概括编写,编成快板等形式,在课堂上传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音乐智能教学、肢体动作智能教学、视觉空间智能教学、自我认识智能教学与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更佳。音乐可以帮助人记忆,更可以使人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3)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塑造的均等机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能显露头角,体验成功。为此,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的思维状态,如背诵、朗诵、演讲、听讲演、画画、欣赏音乐、写作、访谈、合作学习、表演课本剧和小发明等。
  二、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的教学方法和专题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为多元智能而教”的教学过程,使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又使学生的言语语言、视觉空间、音乐韵律、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智能都得到较好培养。例如,我在讲解《故都的秋》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人都会“悲秋”?为什么作者说“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学生从季节变化、身体感受、风俗节日三方面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进而又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君主专制制度、科举制度、封建礼教、战乱割据等角度解答了第二个问题,得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从而实现了多元化思考。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轨道,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智力的结构组成也不相同。因此,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特别是一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1)故事。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一个个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接龙,改编,辩论……通过故事情节,运用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2)日记。传统的日记侧重于记录学生自己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日记的内容也多以语言表述为主。接触到多元智能理论后,我们将日记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丰富了日记的内容。
  (3)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归类分析,思考评价各种想法,从而比较公正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意见,在灵活的活动方法中,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重视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创设了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要让学生自愿组合,根据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层次,甚至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爱好、不同性别、不同能力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这样的学习形式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有的学生的某种智能表现非常突出,呈显性状态,而大多数学生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我们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创设促进多种智能发展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庆阳师范学校)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开发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08]G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