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促进思考和学习,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提问能力。作者从转变观念,享受乐趣,提供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说明。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问;能力
李正道博士说过: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却在做“学答”。其结果往往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要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所以中学生物教学应当将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此谈谈本人的点滴尝试。
一、转变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因而,教师转变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不仅可以问教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问权威,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成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的每次发明和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从不例外。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这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具有了这种能力,也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3)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充分发挥民主,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外界条件。
二、享受乐趣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如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为了让自己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乐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一种习惯,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1)展示自我。每节课前,我都要让学生一起智力大比拼。先由一名“相信自己行”的同学上讲台,让其他同学随意向他提上节课所学内容的三个问题,如果他三个问题回答过关了,他就拥有向全班同学提三个问题的权利,谁被难住了,就必须向全班同学表演一个1~2分钟的节目,所表演的节目必须让同学表决通过,从而达到“我能行”。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努力进行旨在强化“问题”意识的教学探索;同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
(2)精彩的问题上黑板。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每堂课的最后,都要公布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预习的重点,并要求学生设计好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两项处理:一是掌握预习的质量;二是筛选。由于精彩的问题可以到讲台去“亮相”,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而我在讲课时也可以关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了“无用功”。
(3)大胆让学生尝试。期中考试前,我把考试的要求和盘托出,请学生自己动手,每两人设计一份模拟试卷。目的是要告诉学生“出题”(提问题)并非教师的专利,人人能干,而且人人都有可能干好。学生干得非常投入,不少题目颇有创见。学生通过自己出卷,再互相答卷和问卷,既复习了知识,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也加强了对集体学习研究活动的参与意识。
三、提供思路
“好问”和“勤问”,仅是“提问”的初级阶段。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为“什么是( )”或“( )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以达“善问”。
(1)到生活和生产中找“问题”。生活中的生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稍作留意,问题便滚滚而来,有些可能立时有解,有些可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来个“柳暗花明”。如“针对学校环境中的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状况的建议”,“你家里每天产生的垃圾可分为哪几类?其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有哪些?怎样妥善处理家庭垃圾?回忆一下自己外出活动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它们是否会污染环境”等。
(2)到实验中找问题。在生物教学中,均采用探究性实验,并在每一次实验之前和之后都要让学生想一想:所用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唯一的吗?能否换一换?实验操作是否最方便?能改进吗?观察是否清楚?有好点子吗?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困难或问题,能解决吗?所以每一次实验之后,我都会收到一堆的“点子”。当然,有些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发现”了,比没有“发现”要好,“想”过了——即使是“错”了,也比“不想”更好,何况其中不乏高见。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是目的,而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意在改变学生只知“做答”的习惯,以唤起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问题提出后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查资料,亲自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培养顽强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形成灵活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达培养创新型人才之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提问能力,应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