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一位有经验的政治教师就应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持久兴趣,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他们对政治乐学、会学。那么,如何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注意新课导语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巧妙的导语去触动学生的情思,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导入新课的方式,比如,有时以歌曲、小品开头,有时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开头,有时用一个故事或一个案例开头等等。例如,我在讲授“国民收入的分配”这一内容时,在导入时就很好地应用了“小品”这个“引子”。在课堂上,我放映了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叮当的爷爷那个时代我国用粮票,而现在不用了?这一小品生动有趣,学生看了以后,兴趣大增。
二、巧妙设疑,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趣由疑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当他们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时,学生在明确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反映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它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处于优势,贸易逆差则反映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它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劣势时,话锋一转,提出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出口越多越好?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了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三、巧联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来源于社会生活,高于生活,又对社会生活提供理论指导,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实,围绕社会热点突出时事重点,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身边有很多丰富的实例,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多举学生学习生活中熟知的人和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教材理论,又增强了理论的可信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引用我县支柱产业——水果生产,特别是脐橙上市量和价格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调节作用,收到较好效果。2004年之前,市场上脐橙价格稳中有升,果农有较大的盈利空间。在利益的驱动下,农民大量垦荒种果,脐橙种植面积猛增。此后,随着脐橙的大量上市,加上我县又缺乏脐橙方面的深加工技术,销售渠道又有限,脐橙价格下滑,果农利益受损。这一事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当时,脐橙的上市量超过市场容量,大量堆积,果农心急如焚。这正是学生目睹的现实,印象很深。
(2)联系社会实际。政治课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社会脉搏。政治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伊拉克战事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世博会他们能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课本上的内容。而现行教材中这方面内容很少涉及,我们为什么不利用鲜活的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如在讲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课时,给学生演示了一段录像:“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2010广州亚运”……这段录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这三大喜事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又紧紧围绕这三件大事,具体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平时注意多搜集与教材有关的材料,特别是国内、国际“热点”问题,及时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3)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兴趣。政治课教材中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很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原来的三尺讲台无限扩展,教学内容可以用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学习新教材《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这一内容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放出一段录像: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演员出色的表演、幽默的语言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当中是生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样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巧妙收尾,使学生回味无穷。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活动,教师不仅要重视导课,而且还要重视收尾,防止虎头蛇尾,脱离教学中心的倾向,收尾如果收得好,常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比如,在讲完“价值规律的作用”后,做了如下的收尾: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根“指挥棒”,调节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像一根“鞭子”,鞭策着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技术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像一只“筛子”,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棒子”“鞭子”“筛子”这六个字生动地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精粹而便于记忆,使学生终身难忘。所以,收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若设计得精妙,则能产生“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以趣激情,以趣促学,吸引学生由乐趣转为志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的目的。
(贺州市富川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