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对初中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

2011-12-29 00:00:00路黎兵
成才之路 2011年19期


  摘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世界观、健康的心理往往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和爱美的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工作。
  关键词:语文教学;世界观;健康;发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抓好世界观教育。初中生身心发展迅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青春心理开始萌动,但同时心理尚未成熟,表现为好奇、迷惑、情感和意志相对脆弱,既任性又软弱。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依靠知识的教育功能,采取正面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中加大德育渗透力度,多形式、多渠道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拙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浅谈语文教学对学生正确世界观形成的影响。
  一、语文教学对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
  1. 认识汉字美。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这样写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语言是祖国的象征,都德在文章中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爱国热情。我们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汉字的特点是方方正正,单从一个“人”字的写法上,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对做人寄予的厚望——做一个顶天立地、正正直直的人。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汉字创造的空间非常大,我们知道,中国汉字不过几千个,词汇却浩瀚如海,并且词汇的内涵丰富、意味无穷,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汉字的魅力,热爱祖国的语言。
  2.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在教俄国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命的意义》一课前,我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同学们以《我的愿望》为题写一段文字。同学们写完之后,我给他们讲了《生命的意义》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当我讲到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以非凡的毅力坚持写作时,我注意到所有的人都震撼了,包括刚刚那位低头的同学,也许他在暗暗下决心吧!此时,我让大家齐声朗读保尔站在烈士墓前思索人生意义的那段话,从同学们铿锵有力的朗读声中,我已感受到了他们为实现理想的高昂情绪和坚定信念。
   3. 学会自立自强。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后,我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颇有感触。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只有人人都懂得爱的力量,生命才会越来越珍贵,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让我们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自立自强,谱写生命中最绚丽的交响乐吧!
  (二)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世界观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候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二、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一)学生世界观的树立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可语文课又不是思想品德课,它是以使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为根本宗旨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世界观培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总是承载了大量的思想内容。一是其思想内容大多呈现为经验形态,并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而逐步深化和发展。二是其思想内容表现得零星而不系统,需要教师认真地把握和组织。三是其思想内容的载体极富形象性,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育爱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道德意志品格。
  (二)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致在11~16岁这个范围内。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在“身”和“心”两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一般而言,和小学生相比时,他们表现得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具有初步的价值观念,能分辨出一般的是非美丑,一般也能估量到自身行为的直接后果。但与高中生相比时,他们在较为完整的人格心理、自觉的人生设计、理性分析能力诸方面又明显要差一个层次。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重视这些特点,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应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新形势下的“德育工程”任务还很艰巨,如何将德育工作有机地渗透于我们的各个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地尝试与探索。
  (通渭县陇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