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道语文题:冰雪融化后是什么?一个小学生很有创意地回答是春天。多么富有新意的回答呀,而标准答案是水,结果这道题被判为错。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样,得高分,我们的老师按考试需要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应试技巧,结果将学生培养成了应试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
一、当前语文课堂的现状——呆板的教学模式成了束缚学生创新的紧箍咒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有着一种固定的模式,第一节课是整体感知课文,介绍作者,识记生字、词,给课文分段。第二节课是分析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第三节是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总结主题思想。学生上语文课就是在固定的模式下学习一些死知识,老师没有创新的教学模式,没有启迪学生智慧的教学设计,学生没有创新思维的平台,结果是让本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了它培养学生能力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的老师不是灵活根据课文的特色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总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往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走,寻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能让学生放开胆量,解除思维的枷锁去畅所欲言,生怕扰乱了设置好的教学步骤。一堂看似结构合理、程序紧凑、效果良好的“示范课”,其实自始至终都有紧箍咒隐隐地束缚着我们的学生。
二、创设宽松语文课堂的具体做法
(1)教师要真正掌握语文新课程内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智力支持。过去的语文课程体系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于旧课程的弊端,新课程教材开始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体系。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读新课程的设计理念,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和内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把语文课上活,让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2)管理者要敢于放手,给传统的语文课堂解禁。有一些老师也注意到了传统语文课堂的弊端,也曾尝试进行课堂改革,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创新的舞台。但是,我们的课堂一放开,久违的自由会让学生兴奋不已,他们在课堂上会把压抑已久的激动、兴奋统统释放出来,让课堂处于失控状态。于是,又招来了一些领导的不满,他们会以扰乱教学纪律、影响学生的学习诸如此类的理由让老师们不得不回到传统的课堂。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任何改革都要在黑暗中摸索。是改革就要允许失败和风险的存在,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允许课堂“乱”,允许教师搞创新。
(3)改革考试评价模式。考试体制是学校教学模式的指挥棒。近几年,语文考试的命题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开放的力度还不够大,比如还存在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其实,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欣赏课、情感课、语言课、社会课、能力课。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将书本上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即可,不必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要和标准答案一样,那样,岂不是对语文课的一种亵渎。此外,我们对语文的学以致用也做得不好,没有让语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一年日本的考试出了这样一道题:试论述二十年后的中日关系。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掌握,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所以,我们寄希望于教育主管部门将考试变得更注重能力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语文课堂急需松绑,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以课堂为抓手,将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焕发生机和活力的育人场所,求知创新的乐园。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