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之我见

2011-12-29 00:00:00苏剑丽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中,在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谈些简单认识。
  一、先备书本是基础
  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处理语文的讲读和自读课文上不能想当然,认为讲读该详讲,而自读就该略讲,甚至不讲。例如,我讲读课文时,觉得讲读课文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挖掘。可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备好学生是关键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
  首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如在上综合实践课口语交际练习的时候,我设计导语想用萧伯纳。他起先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经过百折不挠的练习,强迫自己给别人打电话甚至耳朵都磨坏了,终于成为一个著名演说家。这是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但当我问到几个学生,你们了解萧伯纳吗时,学生们问他是谁。我想,这个导语不能用了。学生对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是不会引起学生们感情共鸣的,就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改用章子怡、周杰伦这些成功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坎坷经历,对于学生们来说更有说服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把握提问艺术,给学生成功的愉悦。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再次,教学要方式直观、灵活。根据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注意力能够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好动、急躁等身心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三、优化练习,形成技能是目标
  加强练习,不是盲目地追求数量“以多制胜”。要在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练得深一些、透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要让他们通过练习,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其规律,举一反三,在优化的练习中求快、求好,以便内容上不断深化,认识上螺旋形上升,逐渐完善技能。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最深奥的一门学科。它总是站在教学改革的潮头,每一次教改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它永富魅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不懈地探索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各种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廊坊市管道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