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减肥?别乐早了!

2011-12-29 00:00:00李蕙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1年6期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出现胃口欠佳、不思饮食、全身疲软、四肢倦怠、精神萎靡、胸闷嗜睡、低热,甚至身体日渐消瘦等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苦夏”。
  “苦夏”是夏季特有的一种病症,最容易发生在脾胃功能较弱之人及老人、小孩身上。从中医角度讲,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这个时候,人体阳气旺盛外浮,阴气内伏,致使脾胃阳气不足,于是就出现了胃口下降、不思饮食等症状。加之夏季湿度大,水汽难以发散,人体很容易被湿邪入侵,因此越发有倦怠无力,发热缠绵之感。
  一听说“苦夏”能让人消瘦,想减肥的女性可能就乐了,以为找到了一条减肥捷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苦夏”的人之所以会体重减轻,是由于此时饮食不佳,平时的饮食无法满足身体所需,这使得机体不得不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但这种消耗并非靠分解脂肪得来(脂肪的分解只是少量的),而是靠对身体的透支。因此,“苦夏”这种减肥方法根本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减肥。
  “苦夏”虽不是器质性的病变,但它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人的精神面貌、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严重时,还可能由于营养透支而损伤到某个器官。那么该如何来防治呢?
  
  一.消暑多吃“苦”
  这个“苦”不是“吃苦耐劳”的苦,而是“苦味”的苦。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有祛暑清心、除湿利尿的功效;而现代研究也发现,苦味食品多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不但有消暑退热的功效,还能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盛夏时节,暑盛湿重,心火当令,多吃一些苦味的东西,如苦瓜、黄瓜、丝瓜、苦笋、芹菜叶、莲子心、金银花等,不仅能解暑去热、清心除烦、醒脑提神,还可以健脾利胃,增进食欲。
  
  二.护阳莫贪“凉”
  很多人以为,夏季多吃冷饮或生冷食品,能有助于预防和消除“苦夏”症状,但事实上很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肌肤,腹内的阳气本来就偏虚,这时候如果再大量进食生冷寒凉之物,很容易使脾胃的阳气更加虚损,3bBX3aIqmPUjHBcoAJd09rvtMbgLP2Ma2HX6vhNRn5c=而导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疾病。因此,为防“苦夏”,一定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莫贪凉。
  
  三.养心人宜“静”
  古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中医认为,宁静平和的情绪,可使腠理皮毛疏通,内外阳气流畅。这对于避免脾胃阳气受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入夏以后,我们应注意情绪的调养,尽量放松精神、止躁制怒,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地。
  
  四.健体莫若“动”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高温、高湿特殊气候环境的适应力;还可以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和体温,促进胃肠蠕动,丰富胃壁血流量,增进食欲大有裨益。因此,盛夏时节,您可以在清晨或傍晚,根据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兴趣,选择一些轻松舒适的“轻运动”,如散步、游泳、打网球、练太极拳、跳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