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在网络互动习作教学逐步普及,教学模式在改变创新,下面谈谈我在网络互动习作教学中的探索。
一、触景生情写随景生
写作的基本功是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拥有大信息量。而电脑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效果,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利用多媒体,可为学生创造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的知识,促使学生脑、眼、耳、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的写作兴趣被真正地调动了起来,要写的东西就很多了。现在的网络发达,手机、校讯通等工具非常方便,使沟通、交流无处不在,写作的平台更加宽阔。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有一个习作内容是“假如我在_____国”,我给学生一个星期时间让其对要写的国家的名胜古迹、代表性建筑、民风民俗、特色小吃、教育、宗教等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归类、整理,再把这些资料以导游讲解、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之后,一篇篇描述异域风情的佳作应运而生,读后仿佛身临其境。这种题材的作文,虽是想象作文,但如果不查阅与该国相关的资料,学生的想象力再丰富,也难以下笔成文。再如,要求学生写一处名胜古迹,在写作选材时,有的同学回忆自己亲身游览过的名胜,有的回忆在书中介绍过的古迹,但间隔时间一长,学生很难记忆清楚,这就给写作带来困难。这时,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探索自己游览过的名胜古迹,再进一步详细了解名胜古迹介绍,即使学生没有实际游览的古迹,也可以通过名胜古迹的录像、图片、文字介绍,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欣赏,使学生对名胜古迹有新的认识,这样就能在写作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每当让学生搜集素材时,我总是让他们把各自搜集的材料归类、整理,再上传到个人博客空间里,学生们进入博客群后对这些素材在“评论”栏里互动交流,进行补充、完善,使大家的材料更翔实、更典型。事实证明,学生视野越开阔,作文思路就越灵活,作文语言就更灵动。
阅读时对生命的感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读这类课文时,思维处在高度兴奋状态,或悲或喜,或欣慰或焦虑,或陶醉或沉思。这时趁热打铁,就能及时促成学生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文本的实现,满足学生的表达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二、师生互动网络成就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在教师指导完后,有些学生仍是一头雾水,犹如老虎吃天,不知该从何下手。教师对于底子厚、悟性高的学生,一点拨,一篇作文基本能出炉,但对于一些作文写作水平不高,对写作不自信,厌写作文的学生,则需要做进一步深层次的指导,这时教师就要转换角色,扮演学生的角色,亲自动笔,与学生一同写作。因为其一,这样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心里能接受,不再害怕;其二,教师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发掘里面的难点、重点、问题、结构安排、条理逻辑等,这样教师的感受、心得更丰富,更细腻,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会更到位,更细致,更准确,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吸收。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教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教师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即做教练又当运动员,即指导学生写作又亲自动笔写作,形成与学生一起写作的“互换式”模式。如学生在写《我们的校园》时,通过同学们和我的认真观察,发现了学校的可爱之处:校园里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学校就像我们的家,我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我和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习作修改后发布到博客上,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习作在“评论”栏写评语。
让每个人都成为学生,也让每个人都成为教师,形成一种“互换式”的评价氛围。这种评价不仅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QQ群、邮箱等网络平台,对作文中的典型问题,写作难点等还可以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切磋,共同提高。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活动能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写作的兴趣。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碗,自己要有一缸”,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实际就是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这是在短期内强迫学生迅速提高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赏识评改美文倍出
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作文写作交流、作文朗诵比赛、作文大赛等活动,在师生的互动评价中,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的对话、提问,展开讨论,充实课堂内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评价一般不会冷场,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信心,激起情绪,让他们个个有创造的欲望,从而写出自己想要说出的内容。同时还可以组织家长再评、集体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以利用信息工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评价的目的不是要争出谁写的作文好,而是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不仅看到其他同学文章的长处、优点,更能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
结合作文教学实际,一般作文教学评价可分三步走,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作文,是对自己写作的系统总结,是一个纵向比较,学生只有看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才能明确改进的方向,因为只有总结才能提高。经验可以借鉴,但坚决不能复制,因此学生需要利用作文教学评价的机会,来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水平,了解自己的发展。有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写作的目标,培养自己对写作的兴趣和态度,逐步养成写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把它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学生在自我评价之前,教师要能提供比较明确、具体、可理解和操作的评价标准,要对这篇作文与上一篇作文比较,给出自我描述性评语。实际上总结性的评语是对作文评价的高度概括,是自己语言组合的最好训练。
(2)学生互评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是一个横向评价。学生互评主要是帮助学生能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同时也让参与者在沟通与协商中能够共同成长,绝对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的作文评定一个量化的等级。在互评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同伴根据自己内心的真需求,谈出个人对事物的感受、看法和见解,教师有机地加以引导,努力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诚地交流、沟通,使全体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都能取长补短,有所收获。
(3)师生互评
在整个作文评价系统中,师生互评也应该是重要的一环,是一个横向与纵向穿插的评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定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情趣高雅,见多识广,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因势利导。教师要言不其烦,动之以情,要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学生自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当然这个环节并不完全是独立的,它也可以贯穿到自评、互评的流程中。
利用网络让作文课“动”起来,目的是改变以前的作文课教师“教”,学生“学”的陈旧模式,改变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倾向,“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灵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与学生一起“动”起来,真正引导学生包括家长积极参与作文学习活动,让学生乐学会学,把自己内心的话表达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沟通无处不在,让信息工具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的纽带,友谊的桥梁。网络互动习作,踏着时代的节拍前行,我们的习作也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