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而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读和写脱离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上课归上课,主要解决读的问题;作文归作文,主要解决写的问题。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植”好学生练笔的有效落脚点来扎扎实实地开展读写互动,是可以改变读写分离的现状的,并可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深刻处扩写,领悟丰富内涵
一句话写得好,很可能是其中某个词语用得特别贴切,耐人寻味。课文中不乏这样的句子,其中的关键词值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潜心涵咏体悟。在品悟之余,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从关键词入手,展开想象,练习写话,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词语的精妙,领悟汉字丰富的内涵。
如一位教师执教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时,围绕着“悲惨”一词设计了一个课堂小练笔:
师: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为人类盗取火种?
生: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所以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去盗取火种。
师: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你是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的?
生:那时的人们生活悲惨。我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中体会到的。
师:同学们,让我们的目光穿越时空的迷雾,回到百万年前的人类社会。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读)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师:她哪里读得好?
生评价。
……
生:(满怀悲悯之情齐读)很久很久以前……
师:作为在天堂生活的神,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悲惨的情景仅仅是这一幅画面吗?让我们拿起笔,写下你看到的悲惨的情景吧!一会儿请同学们来交流自己写的话。(生写作)
生:(读自己写的话)在没有火的日子里,人类只能像野兽一样,生鱼生肉强行吞下,在暴风雨中度过一年又一年。
师:那真叫“茹毛饮血”啊!
生:(读)人类还没有火,一到冬天,即使把所有的皮毛裹在身上,还是无法抵挡寒风,在冰冷的岩洞中,人类瑟瑟发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师:“裹”字用得真好!
……
随文练笔的重要前提是先品味课文语言,体会写法。学生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感悟,只有在多次的朗读中才能获得。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悟到了一些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学生的表达欲望被不断激发,随文练笔自然水到渠成。通过练笔,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是入木三分。
二、情感处扩写,拨动心灵之弦
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抒情性的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感人。一旦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交融在一起时,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作为语文老师,对此要有高度敏感性,要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点”,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
如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有这样一段话:众神的领袖(xiù)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fēn)咐火神立即执行。
在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说话练习体会“最严厉的惩罚”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随文练笔:面对宙斯毫无人性的惩罚,普罗米修斯始终没有屈服,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最终用正义战胜了邪恶,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一种情感,能不能让我们用笔来表达一下呢?
学生写得精彩,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写给宙斯的):我抗议,我抗议,你这种霸道的行径,让我太失望了。你身为众神的领袖,本应该是仁慈、善良的,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但你却没有人性,凶狠、残忍。你可知道,沉重的锁链只能锁住普罗米修斯的躯体,但不能锁住他那颗坦荡无私的心。你不配当众神的领袖。
学生的情感已经到了高潮,安排学生来写显然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如果此时再安排这个学生读刚才研读的句子,学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读出对宙斯的憎恨。
三、留白处补写,挖掘未尽之处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有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会在某些环节中有留白之处,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当然也是学生进行练笔的“小天地”。
请看王老师《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片断——
出示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你的目光聚焦到了母亲的哪个细节上?
生:“塞”。
师:把这个不起眼的“塞”字圈出来!请问,这是怎么样的“塞”?
生:迫不及待地塞。
师:读一读,读出母亲的迫不及待。
先后又有学生感悟到“毫不犹豫”、“不假思索”等,并有感情朗读出示的句子。
师:是啊,母亲这样塞到我手心里的,哪里是钱呀!是——
生:是爱。是希望。
由“钱”至“爱”、“希望”……学生实现了一次成功的文本意义提升,为读写互动奠基。
师: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的伟大,我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哪里是攥着钱,分明是攥着母亲的(学生答:爱、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