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蚊帐、几只蚊子、一堵凹凸土墙、一只癞蛤蟆给了沈复无限的童趣;几只斑蝥、几垄菜畦、一排石井栏、几株桑葚树构成了少年鲁迅快乐的百草园,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我们抱怨学生生活的圈子小,感慨学生不喜欢写作、搜肠刮肚也倒不出来一点东西时,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名作。
其实,学生不想写、没东西写也不能全怪他们,有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提起他们的写作兴趣,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哪个学生周围没有花鸟虫鱼、土墙、树林?学生虽然生活圈子很小,但是他们毕竟有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有人、有物、有事、有情,如果他们能把所接触到的东西很好地表达出来,就不愁没东西写。
笔者对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进行“不出校园,写出美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用眼、用心、用情观察、思考、体验校园内的一切,把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随手写在读书笔记上,并给予它们生命、思想、感情。通过两年的训练,学生不仅喜欢上了写东西,还几乎能达到“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水平。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注入情感的细流
文学即人学,写作处处离不开一个“情”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杜甫笔下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自清笔下的“桃儿、杏儿、梨儿都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满怀喜悦迎接春天;龚自珍也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描述。“一切景语皆情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教室里的一桌一椅也都是有感情的。它们会随着人的喜怒哀乐而快乐着、悲伤着。校园的花草、操场上的小虫子、教室里的奖状、走廊上的柱子、办公室的灯光……只要人的情感是丰富的,这些事物也就充满了情感;只要人的心田温暖如春,其身边的景也会绽放绚丽的花朵。
让文章有感情,首先要与所关注的对象进行“倾心交谈”,调动自己的真情对待身边的一切。将自己的感情寄于景物中,通过物象触发、唤醒读者潜藏的情愫,引起共鸣。其次要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有可能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再次要调动起多种心理功能,细致观察,用心感悟。且看下面学生是如何注入情感的:
走廊里的柱子
……整整的45分钟,也许他在倾听,他清楚自己的责任,他要支撑起教学楼和正在上课的我们,他一定无比自豪。每天早晨,他看着我们走进教室。听我们背书的声音,听我们打闹的声音,听我们被老师训斥的声音……夕阳西下,他又目送着我们放学离去。人去楼空,他仍坚守岗位。他知道,我们明天还会来。他坚守着,虽外表坚硬,但是内心却波澜起伏。
啊!沉默的柱子,你肩负重任却毫不张扬,你心怀千言万语却无怨无悔,你虽沉默却有着一颗无比炽热的心。一届又一届学子像小鸟一样飞走了,而你却一如既往的守住老巢。
责任、坚守岗位、用生命支撑起学生的一片天空、对学生充满着深深的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学生心中体会到了这种博大的情,把这种情注入到本无情的柱子中,柱子不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了吗?
二、披上思想的外衣
写文章总要有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或赞扬、批评,或歌颂、揭露,或表现某种精神、品质,这就是文章的思想。人类会有许多思想、品质,如坚强、毅力、奉献、无私、顽强、包容、默默无闻、热爱生命等。如果把这些思想和品质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植入其中,让这些事物具有了像人一样的品质、精神,它们便有血有肉,鲜活起来,也就有了思想。作品有了思想,才能更有深度、更有吸引力,才能使人读后受到教育,有所启迪和感悟。看看学生笔下的灯和黑板都有什么样的思想:
灯
几只长柱状的灯。无比的淡定。你需要它时。它便毫不保留地燃烧自己的“心”,为我们带来光明;不需要它时,它与谁都不争,从容、安逸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它似乎只为自己的使命而活,但却活出了它的价值。小小的灯啊,虽然不起眼,但在焕发自己的生命力时却是格外的耀眼。它偏居屋顶教室的一隅,却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带给我们这些学子无限启迪。
我每次注意灯时都会想到许多,想它是怎样生活的,两根电线维系着它的生命,打开开关,它温婉地亮了;关上时,它也是悄无声息地躲在一角。白天它默默地陪着我们读书、练字、玩笑。夜晚,我们离去,它独守空荡荡的教室,像一个无怨无悔的战士,等待着第二天迎接我们的到来。
在教室的上方,它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在一点点长大成人,而它也在一天天老去。
灯的特点是夜晚的时候发出亮光,白天静静地悬挂在教室上方。根据这种特点,我们可以把灯写成: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当该隐退的时候,从不留恋。
黑板
你皮肤黝黑,一看就知道是个忠厚的人;你默默无语,但是你却一点点把老师、书本的知识展示给我们。你有宽广的胸襟,任由我们拿着粉笔在你的身上、脸上写画,也许你认为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画卷。
方方正正的你挂在教室前方的墙上,任凭粉笔灰从你的面颊滑落,你却依旧默默无闻,承载着那浑重刚强的中国字。
每一个烙在黑板上的字就像黑板的代表和象征。你沉默寡言,外表普通,但内心却很无私。你每天默默地坚守着岗位,历经四季从不动摇。白天欣赏着老师各种各样的字体,观看着同学们的嬉笑打闹。放学了,默送着同学们离去。你守着一个个清冷的夜,却不感到寂寞,因为你相信同学们会在第二天带着阳光又来到你的身边。
学生从黑板的颜色、形状、位置写起,而这些特点很容易让人和忠厚、正直联系起来;黑板是不会说话的,这恰恰印证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计名利等精神;黑板是不会动的,恰恰符合坚守岗位、毫无怨言的优良品质。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黑板,加上了人的思想,文章便生动鲜活了。
三、加入细腻的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却都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的,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运用细节描写的例子。细腻的描写会使人、事、物形象更丰满,情节更生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对于人,可以抓住其特点,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其性格、展示其形象,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于物,可以抓住其形状、性质、特点,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事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冰冷的变成炽热的,单调的变成多彩的,平淡的变成神奇的。
语文老师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为大家呈上一篇佳作。”语文老师一只脚蹬在讲台放键盘的边上,一只手拿着书本,开始朗读课文了。雄浑的声音在教室萦绕,那声音时而高、时而低、时而上扬、时而下沉。强烈时,好似有很强的穿透力,让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有强烈的震感;轻柔时,好似一缕春风,轻轻地吹在我们的身上,感觉软软的。读到兴奋处,他卷起了袖子,把脚从讲台上拿下来,迈着缓缓的小步,弓着腰,绕着讲台转了两圈。然后又回到讲台正面,依然把脚蹬在讲台中间放键盘的地方。突然,“啪”的一声,键盘落地,全班寂静,同学们屏住呼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语文老师踩在讲台的那只脚由于用力过猛,把放键盘的抽屉踩落了。只见语文老师微微一笑:“呵呵呵,原来哪里都有劣质货,我没用劲啊!”哈哈哈!同学们大笑起来……
该学生善于观察,抓住了语文教师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加以描绘,如雄浑的声音、脚蹬着键盘边上、卷起了袖子、迈着小步、微弓着腰,再加上幽默的语言,一个形象饱满的语文老师便站在读者的面前,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落叶
天,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那曾染绿了许多雪白裙裾的草坪上,开始铺上一层衰黄。小河像洒脱的炊烟飘向远方。大部分曾经风光一时的花早已凋零,夏天所特有的浓绿也变得淡淡的,像一个失去什么东西的顽童。不再有蓊葱郁勃之秀。
我走在校园小径上,聆听着草丛里传来的秋日私语。倏地,一片落叶打着旋悄然飘落在y/9cDjgKKyPgB26VG3kE5g==我的脚边。我蹲下身,轻轻将她捡起,抚摸着她憔悴、干枯而又布满灰尘的脸。她真的枯槁了,似乎只要轻轻一掰,她就会立刻粉身碎骨。细数她那饱经风霜的皱纹,一阵凉意从心坎上掠过。
四、插上想象(联想)的翅膀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种不受时空制约的联想和想象,就是作文生命活力之源泉。前苏联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学生的写作也是创作,同样离不开想象能力。它是“文学的翅膀”,如果没有了想象能力这个“双飞翼”,文学会怎样?写作是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让学生的“心灵之花”尽情地绽放。看看我们的学生是如何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写‘‘地图”的。
地图
每天,当第一缕阳光暖暖地洒在我们肩上时,你却在冰冷的墙上独自忍受寂寞的寒冷。你没有家,没有亲人,但是你却有着宽广的胸襟,你包容着整个世界,包容我们人小志大的梦想。你每天看着我们为梦想而奋斗,听着我们朗朗的书声,感受着我们激情似火的心,好像插上了一双翅膀,栽着我们的梦想飞向世界各地。
你是梦想的使者!尽管每天的阳光不会照到你的身上,但你从不会介意。你身边的同伴已经一批批地换下了,只有你坚守着岗位,你总是提醒着我们心中的梦想,让我们奋斗、拼搏,你就像一位长者,期待着我们展翅高飞、成功的那一天。我相信,经历了时间的洗礼,风雨的磨难,当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我们的梦想就实现了,而且会很美。老师,您不就是这日夜陪伴着我们指引我们奔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地图吗?
地图包容世界、坚守岗位、聆听学子的心声,老师心胸宽广,激励着学生为梦想而奋斗,用微笑和爱心迎来一届又一届学子,用知识、汗水和梦想浇灌一颗颗求知的心。当一届又一届学生羽翼丰满,满载着知识和梦想离开母校时,默默为他们祝福、坚守老巢的仍然是老师,难道地图(联想)不是老师最好的写照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让我们教会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写作的源泉,让校园成为学生写作的乐园。
(作者单位:徐州市开发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