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和谐之“声”

2011-12-29 00:00:00谢海彤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着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地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一、声乐训练,是合唱开展的必要前提
  为了打好合唱的声音基础,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就要投入训练气息和声音的练习。气息和声音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具有很好的声音却没有很好的气息支撑,那么这种声音并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反之也是如此。因此,在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加入一些简单的发声和练气的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和专业性。如:低年级声乐练习曲《数数》(练气训练)、《布谷》(u的弹跳训练)、《啊哩哩》(a和i的弹跳训练)、《小宝宝睡着了》(哼唱训练)等就是针对合唱制定的一系列发声训练。
  二、节奏训练,为分离声部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节奏训练顺利进行,我首先指导孩子们熟悉节奏记谱法,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如下节奏练习:①单小节填词训练节奏。②山谷回音训练。顾名思义,山谷回音正是模拟回声效果进行的节奏练习。它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声部的声音效果。③卡农式节奏训练,它的两个声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两个声部起始位置会错开一或两个小节。④非相同声部填词训练。这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合唱及其声乐效果,可以说是学生的合唱前期训练。
  三、背唱所在声部,是合唱开展的最直接前提
  每个孩子的音域或者音乐素质是不同的,把握多声部演唱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我按照学生的音域和歌唱能力固定了声部,并推选了声部长。由于课时少,花费长时间训练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我借助声部长这个音乐课小“官”将练习带出课堂,延长音乐课的可用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背唱多个声部(至少要会唱合唱时所在声部)。在声部处理上,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双声部声乐练习曲先学声部往往比较强,而后学声部相对比较弱。新授双声部练声曲时,在不能分堂新授声部的情况下,就要借助某一课时发声训练时间,分别新授两个声部;基本掌握以后,布置各声部长下课后练习单声部,并用口琴准音。复习二声部声乐练习时也是如此,首先一定要分离声部,在分离声部巩固好的情况下,再进行合唱。这样,就会杜绝学生在所在声部没有背唱情况下出现“赶”“乱”“跑”的状况,一首合唱歌曲很快就完成了。以训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方法。
  总之,音乐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抓好音乐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有创造性的人才。
  (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