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有效集体备课策略

2011-12-29 00:00:00杨益明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集体备课不仅是在新时期探索教学方法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是落实教研功能,推动语文课改的动力,体现出了创新精神,体现出了全体成员思考发展问题的能力,体现出了教师的个性,其教研功能也是多样性。笔者依据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经验,对农村集体备课策略稍作探讨。
  一、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前提是成立和谐融洽的集体备课组,并制订好计划,明确目标,并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教案。要使集体备课行之有效,必须遵循以下程序规范操作。首先,备课组要做好“规定动作”,即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各项精神。其次,备课组要做实“自选动作”,即夯实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做到“三个三”:“三备”是要落实备课的多个环节,一是教师个人专研教材,进行个人初备;二是主备说课,备课组群体合作,集体共备;三是遵循群体智慧,个性化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三明确”:是备课内容要做到明确目标、明确学情、明确方法。“三落实”:即要落实二次备课,落实课后反思,落实检测题。
  二、整合资源,合作互补
  当前大多数农村初中一个年级三、四个班,最多配3个语文老师。像这样的学校,以年级为备课组,不仅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质量也难以保证,且不能发挥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因此,针对这种状况,要因校而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比如,以教研组加备课组的形式,加以整合。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七年级4个班配3个语文教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仅有3个语文老师,无力教研,集体备课质量也上不去,教师得不到发展。最终学校把七年级备课组整合到学校语文教研组,整合后,七年级语文组如鱼得水,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教科研氛围更浓厚了,且能经常采取针对性、有效性措施。整合资源,合作互补,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更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提高。这样交流、探究,思想火花碰撞、交锋,促进了集体备课从有效到多效的根本改观。
  三、紧扣课改,以备促研
  集体备课,应围绕语文教学规律,紧扣课改,探究适宜学情的教学方法。课改要求集体备课,求实,求知,求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空间,逐步建立有效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断创新,在课改中积极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新路子。
  集体备课不仅是在新时期探索教学方法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是落实教研功能,推动语文课改的动力,体现出了创新精神,体现出了全体成员思考发展问题的能力,体现出了教师的个性,其教研功能也是多样性。在集体备课设置专题探讨及教法学法的探究上,能最大限度满足教师个人反思的需要,在同伴互助中实现提高,特别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语文集体备课不但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各类竞赛、专题讨论、说课等都可以在集体备课中完成,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江西赣县储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