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2011-12-29 00:00:00刘敏娟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在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的第一年,作为新一届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拿到了不同于往年的语文教材。它是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人教版精心编排的一套崭新教材。它的内容、结构和选文有了新的变化,直接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因此,展开对新教材的研究分析,是我们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我们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高中语文蕴涵了道德教育的功能,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与科技教育,还要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拥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应把握几个重点:①要引导、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观,树立科学观,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意识。要善于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因素,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客观地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论;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有关科学原理进行阐述,给学生灌输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②以教材为依托,但又要对其有所补充,让学生懂得一些课外知识,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先进的知识,增强他们的意识。③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作为新课改下的语文老师必须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拓宽语文教学思路,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拓宽语文教学渠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如在教学《祝福》时有这么一个教学片断。师:下面我们来探寻一下祥林嫂的死亡原因?生:饿死的。生:被封建礼教害死的。……师:我们把自己认为的原因仔细归纳一下,写一份祥林嫂的死亡分析报告。(学生翻阅课本)师:想不想知道祥林嫂死亡的真正原因?(生:想!)同学们出出主意,祥林嫂的死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生:……师:我们可以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心理学家研究小组、社会学家研究小组、医学家研究小组……
  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雨霖铃》有一段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先把一部分学生分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写一个脚本,各小组进行交流。后让其他学生给词填曲,感受词的节奏感。无论是写脚本、表演,还是填词,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把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加入进去。整个教学片段,充满了感性,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象、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
  语文教学点点滴滴,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新建县新建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