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最好的未来

2011-12-29 00:00:00季士治
中国科技教育 2011年4期


  “加强政府与社会对流动青少年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开展校内职业生涯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措施,让流动青少年能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后,根据自身特点,进入到不同的职业发展途径,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是著名传媒女性、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提案内容。
  当看到这份提案内容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非正规教育项目“童梦圆”公益活动云南之行,也许那次活动就是今天杨澜提案的缘起。2007年10月,在中国科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奥迪公司的发起和组织下,杨澜同张曼玉、叶乔波、张亚东、马未都、赵胤胤等社会知名人士,一起到云南省会泽县的一个小山村参加“童梦圆”公益活动。杨澜同已经离开学校的青少年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离开学校的原因、兴趣爱好、未来打算、困惑和难处等,还向家长、村干部等了解情况和青少年发展的期望。
  “童梦圆”活动是由奥迪公司发起,借助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推进和实施的。项目旨在帮助那些过早离开学校、失去正规教育机会的西部农村校外青少年提高生活技能和谋生技能,树立自信,追求更好的未来。
  作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一员,我从2006年加入科协起就一直在从事着“童梦圆”和非正规教育这两项项目的工作,见证了许许多多青少年通过参与项目取得的成长和进步。云南富源县黄泥村的胡涛从一名叛逆、顽劣、自由散漫、让父母伤透脑筋的青少年转变成了一个自主创业的小老板,每天都在为美好的未来充实地打拼。四川仪陇县万兴村的唐黎有了更多的自信,敢于开口表达了,和母亲的沟通融洽了起来,变得向朋友一样。青海贵南县沙拉村的尹炳芬在活动中参观了西宁的职业技术学校,同职校老师和学生交流,坚定了她重新进入学校学习的决心。今天的她已经重新回到学校,彻底从往日失落灰心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心,努力塑造一个完整、完美的人生。湖南平江县到湾村的彭松柏,2007年的时候因为家贫无奈地离开了学校。通过参与项目,学习了黑山羊和瘦肉型猪的饲养和疾病防治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办起了家庭养殖,摆脱了家庭贫困的状态。内蒙古敖汉旗萨力巴村的杨晓明,2008年中考失利后感到前途一片渺茫,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整日闷在家里,十分消沉。项目工作人员把他找来,一起和同伴学习计算机操作,拍摄编辑照片,打篮球,参加健康卫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讲座等,使他逐步恢复了活力和欢笑。2009年参加的沈阳、北京生活能力拓展活动,使他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决定学习家电修理,然后自主创业。在项目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用半年多的时间学会了手机和家电维修,现在在旗里开了一家店面,生活得十分充实,用他的话说就是:尽管人生的路各不相同,但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青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用青少年科技中心李晓亮主任的话说,就是项目“关注民生,改变人生”。
  每当收到他们的消息,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就由衷地感到高兴,感到自己在科协所作的这一工作的意义。我忘不了连续8天每天行程600多公里在甘肃的山沟里穿行,一路奔波调研;忘不了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在青海3300米的高原上了解项目情况;忘不了在云南的路边小店停下来吃个烤红薯,然后继续赶路的情景;忘不了连续4年的七八月份,在北京近40度的高温下带着西部农村的青少年在北京动物园、中国科技馆等地学习参观的日子……每一份付出都有收获,5年来,共有3万多名农村校外青少年通过项目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长和进步。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中国科协、省科协、县科协,一直到村干部、项目辅导员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前不久刚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这一数字比“十一五”末期的89.7%提升了3.3个百分点,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进步,将会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接受更好的正规教育。
  形势变了,非正规教育项目的理念和模式也在转变。未来五年,项目将转向帮助青少年做好就业和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提升负责任的家庭生活意识,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我们相信,项目的实施将一如既往的“关注民生,改变人生”,为青少年的发展助一臂之力,正向刘若英在“童梦圆”主题歌《最好的未来》里面唱的那样: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
  这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