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合刊参考答案

2011-12-29 00:00:0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1年35期


  第2-3版
  一、1.事理2.逻辑3.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是由心理平衡机制失调所致,也就是心理防卫机制遭到破坏。不良情绪的表现主要有两种,即一种情绪病叫“浮躁”,一种时代的情绪病叫“没意思”。4.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过举例诠释“情绪污染”;第二自然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通过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情绪污染的危害性;第七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例说明解决不良情绪的办法。5.这种坏情绪的污染,给人造成的身心损害,绝不亚于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危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尤其应该学会控制、排遣各种不良情绪,调节平衡心态,注重心理调适,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1.“看来人是需要尊重的,尊重的力量不可忽视。”2.引出论点3.“今天,我们重视尊重的力量,提倡相互尊重,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4.事实论证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尊重的力量。
  三、1.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将神态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通过神态描写反映矛盾的心理,让人思考。如“那微笑,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所该拥有的。”“多奇特的微笑!”“她怎么有如此忧郁的眼神!”这些神态描写都充分流露出作者矛盾不解的心理,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3.“她的右手只有半截,五根指头完全没有了。”4.动作描写;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更好地表现了文章主题。因为姐姐残疾,尽管动作艰难,但却充满爱心。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花喻人,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纯洁美好的心灵。
  第6-7版
  一、1.外貌描写。2.示例:不笨。因为他们是受着父辈思想的影响,以各自的价值观来看待对方,并无对错巧拙。3.小杜拉克认为读书为了掌握知识,而尤鹏举认为读书为了升官发财娶漂亮媳妇。示例:读书目的要崇高一些,不能太功利,要有更高尚的追求。4.示例:(1)小杜拉克认为读书为了掌握知识与尤鹏举认为读书为了升官发财、娶漂亮媳妇的对比,旨在表现不同的读书观;(2)小杜拉克在试验室熬到秃了顶、驼了背与尤鹏举深宅大院里养得脑满肠肥的对比,旨在用各自的体态外貌表现两人不同的人生状态和追求;(3)两人死后的碑文的对比,旨在暗示两人不同的人生贡献及影响;(4)小杜拉克的墓碑至今还在,常有人吊唁与尤鹏举的墓碑却被砸了的对比,旨在表现不同读书目的产生的不同人生价值追求和对后人的影响。5.作者在暗示我们:当代人中仍有不少像尤鹏举一样,把读书当做获取利益的敲门砖的人,而少有像小杜拉克为坚持科学理论或学术见解而无私献身的人。
  二、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魔王”哄骗人的花言巧语。2.写出了年轻的女士被音乐和故事所打动,沉浸在故事的伤感之中,被艺术的力量感染了。3.因为参加会的人们(包括女士)都被《魔王》的故事所打动,同情心被艺术激发出来。4.“世界”指的是被书中的故事及音乐所渲染的动人气氛,被艺术所感染、投入而忘情的境界。5.作者由书知道了这个故事,又被舒伯特的音乐被震撼,重新唤起了自己对书中原故事的回忆,所以想再看一次那本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书籍内容的记忆深刻,对书籍的喜爱。
  三、1.“啃”“半途而废”“悻悻然还给了图书馆”。2.“我因此把《麦田守望者》作为一种文学精品的模式……而不是被经典所熏陶。”3.在阅读中你的兴奋点往往会被触发,那就给你带来了愉悦。4.示例:(1)算。因为只有真正进入到书籍之中去,才会对书的细节、人名、地名、场景、对话等,留有深刻印象,才会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契合,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思想和内容。(2)不算。如果单单是记住一些细节的东西,就不容易对全书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只被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所掩盖,不能对全书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10-11版
  一、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雁荡山的风润而轻,五台山的风潮而尖,张家界的山滞而绵,武夷山的水率真,猛洞河的水矜持,庐山松落叶时凄清,黄山松落叶时潇洒。3.因为丈夫往往循章直奔代表作,而“我”是静下心来写些心得。4.本文表面写山水,实际说明了男人急躁的本性,女人秀气的气质。文章结尾“男人们向山汹汹然奔去。山随女人娓娓而来。”意味深长。
  二、1.父亲。2.“那声音”指父亲用力托举时发出的“吱吱”声音。“这一切”指随着一片倒下的杂草和越显嫩绿的禾苗在我身后一步,又一步离我而去。4.D5.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三、1.这些候鸟过得无比恬然安适的日子。2.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批判捕猎者的残忍。3.因为“这里气候宜人,水草鲜美,食料丰富,值得为之千里追风,万里逐月,为之前赴后继,死而后已”。4.示例:因为沙湖山成了候鸟保护区,它们得到了保护,它们在赞扬人类懂得了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第14-15版
  一、1.用政府对控烟曾经的承诺和现实中调查结果的对比,引出下文所议论的话题“控烟未果”。2.“小白棍”用来代指“香烟”,“网开一面”采用的是反语,暗含唯独对烟民“采取宽大政策”的讽刺之意。黑体词“委婉优雅”的本意是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以显示和谐、宽容。在这里是指在其他物品物价上涨之时,烟价并未上涨。本段用风趣诙谐的语言,道出了烟控未果的原因。3.(1)对烟民网开一面,不征收税;(2)领导干部对于“控烟”言行不一致;(3)吸烟者奉献理论有大批响应者;(4)烟草企业的利益代言机构为烟草大做广告;(5)短视的经济利益观使政府对纳税的烟草大户偏爱有加,对“控烟”举措不作为;(6)有些政府部门的“政企合一”的本质,集几个对立的角色于一身,很难做出真正控烟的决策。4.示例:(1)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要真正地控烟,政府就要采取得当措施,避免行为过激或控烟力度不够的做法。(2)道理论证;强有力地说明了阻止我们实行“控烟”的是一种消极的心态。
  二、1.被困井下历时68天,从时间长度上来看是人类救援史上绝无仅有的;而被困井下的33名矿工无一伤亡,亦算人类历史一大奇迹。2.(1)政府要构建生命免于伤害的制度框架;(2)政府要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营救;(3)政府就要公布被困矿工的名字,增加信息透明度;(4)被困矿工要坚定信念、永不放弃、团结协作。3.此次救援不仅体现了智利政府对矿难处置的能力和行政理念,更体现了智利政府对生命的尊重。救援过程中,整个智利都学到了“信念与希望的价值、友谊与团结的价值”。而智利将这次救援活动变成了国家形象的宣传片,其价值和意义远超出事件本身。所以说,“智利营救矿工成功,是价值观的胜利”。以此为题,具有高度概括力并点明了文章的中心。4.示例:(1)赞同王家岭矿做法:王家岭矿难38名人员已经遇难,提起他们的名字,更让人揪心,所以不公布是对生者的安慰。(2)赞同智利政府做法:不公布遇难者的名字,固然是对遇难家属的尊重,但公开名字,记住名字,更体现了尊重生命、捍卫生命尊严的一种行动。我们不忘遇难者是我们亲人中的一员,他们曾经为了人类,为了社会,为了家庭奉献了很多很多,无论生与死,他们都应该得到人们尊重与爱戴,值得人们铭记。
  三、1.è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2.你不需要为了一个薄片而把整块石墨都用光啊。你这么聪明,那你自己干啊!3.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一中国人扼腕叹息中国博士生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的原因从诺贝尔物理学奖事件中得出来的人生感悟总-分-总4.一是博士生的浮躁,拒绝海姆再次交给的任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一是海姆和连博士学位还没有拿到的助手诺沃肖洛夫苦心研究,终获成功。详写两件事,形成鲜明的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学历的高低,而是来源于其个人的努力和做事的态度。5.示例:在上海或是深圳聚集了最富有的人和最良好的空气的地方氛围上给人肃杀的荒漠释放出令人叫绝的才华
  
  第18-19版
  一、1.介绍了蕴涵在关于兔子的成语典故、民间俗语及诗词歌赋中的科学文化知识。2.总—分—总用俗语、成语或诗词名句作段落中心句 3.侦听器 散热器 保温器4.分类别、作比较、摹状貌5.示例:不是。“等”和“等等”都附着在列举式语句的并列性词语的结尾处,表示列举未尽。但二者有区别。“等”字单用时,表明该列举的主要项目已经列出,未列出的项,并不重要。“等”字叠用形成“等等”时,既表示可列举的项目并未完全列出,又潜藏着已列出与未列出的项目之间无轻重之分,更重要的语义作用在于强调未列出的还很多。
  二、1.以前解放军穿的那种青青绿绿还带点土黄的胶鞋;胶底帆布面,很轻,但不透气;今天在中国才卖十几块钱一双;山里走石路;农民工穿的最多。2.便宜、实用。3.物以稀为贵。物以实用为新潮。4.建议:将解放鞋发展成时髦产业。理由:解放鞋是中国原创。
  三、1.是“她”。因为小说主要再现了“她”简单但丰富的晚年生活片段,且标题也点明了“她”的老师身份。2.概述 环境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3.这一语句是“虚写”,但因想象生动、丰富、真切而合情理,尤其是“蜜蜂一样地在她周围追逐嬉戏”这一比喻,把当年她在职工作时的情景逼真地再现出来,令人感动而敬佩。4.德高望重,慈母般关爱学生,批改作业认真,看书神情专注,喜欢学生给自己敲背。5.示例:作为李老师的学生,“他”对恩师的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值得我学习效仿。
  第22-23版
  一、1.(1)垃圾在日本分类回收极为严格细致;(2)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日本全民共识;(3)日本国民每次扔垃圾都自觉地实现着垃圾的分类。2.通过列举事例,说明日本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将环境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3.第五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各种垃圾的如何分类进行处理有了直接的了解。4.示例:不可以。本文的标题是“从细处做起”,作者就是抓住两个“细节”:一是普通国民对垃圾分类的处理;二是国家对未来国民的素质教育。前者着眼现在,后者立足未来,缺一不可。
  二、1.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垃圾新大陆”面积的庞大,增长速度惊人,危害之严重。2.(1)“联合国”主要是指垃圾来源地十分广泛,具有全球性。(2)“招牌特征”是指塑料持耐用的优越性;“挥之不去的梦魇”比喻塑料不易溶解、污染环境的顽固性。3.(1)垃圾中的“塑料沙子”表面上看起来与海洋动物的食物相似,一旦被吞食将无法消化,难以排泄,最终导致鱼类和海鸟因营养不良而死亡;(2)这些塑料颗粒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高于正常含量数百万倍的毒素,其连锁反应可通过食物链扩大并传至人类。4.示例:不能。因为“大约”表示猜测,删去后表明全世界每天都要制造出近亿吨塑料垃圾,不符合客观实际,用“大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1.(1)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发达国家儿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坦桑尼亚人一生的排放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发达国家的人们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2)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人体”比做“一部有效率的机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生食用的食物相比排泄量意外地少”。2.(1)示例:不能删掉,“之一”指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垃圾场掩埋的物品会很多,纸尿片是其中数量比较多的一种;如果去掉,则说明纸尿片是垃圾场掩埋的物品最多的,与事实不符。(2)示例:不能删掉,“平均”指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用在这里只表示155升是一个平均值;如果删了,则表示每人每天送往处理中心的污水就不偏不倚正好是155升,与事实不符。3.示例:(1)列举大量数据。如文中不厌其烦地列举出“我们一生会吃掉4头牛、21只羊、15头猪、1200多只鸡,还要吃13345个鸡蛋”,就是为了说明人的一生要摄取大量固态食物。(2)语言通俗易懂。如第四自然段开头写道“有了入口的东西,就有排出体外的”,使用了口语,无论是哪个年龄层次的听众都能听明白。4.“这”指前文写道的人类所有“食用又排出的东西”。略。
  第26-27版
  一、1.事理2.传感器3.为闭锁综合征患者打开了一扇同外界沟通的窗户;有望帮助瘫痪者控制他们的假肢;使用几个脑细胞来控制鼠标等。4.示例:“他们对其研究对象共完成了近900次测试”中的“近”字表明不足900次,而去掉后则与实际意思不符,不能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示例:用思维控制汽车自动驾驶,避免交通事故。
  二、1.飞行发电机2.噪声大;干扰电视接收器;一旦风停,显得又难看又碍事。3.转速高,产生的电压高,能自动调整角度,产生的电力大。4.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飞行发电机的形状、发电机群的规模。5.这样能让读者更直观更具体地了解600台飞行发电机产生的总电力之大。
  三、1.总-分-总2.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气味学在现代侦破技术中显示的神威,比指纹破案更为优越。3.依据是科学研究表明,青枝、绿叶、红花中分泌出来的杀菌素和清香味,对人的循环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用来保护视力。4.④①③②5.示例:有。当我学习疲劳时,会到花前闻一下花香,这能让我心情愉快。
  第30-31版
  一、1.“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2.因为“它绝不是什么天才之类的独特力量和神秘天赋”,而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基本上是逻辑思维,拘泥于已学过的知识;只要善于思考、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动力。3.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突出强调了创新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及突破逻辑思维的严谨性”的特点。4.充分证明了“任何一个有创造成就的人,都是战胜常规思维的高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示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比尔·盖茨创建微软公司等。
  二、1.(1)无法想象,不可理解。(2)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来。2.叙述作者在李政道教授指导下创新苏绣艺术,绣成“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的经过。3.一是指作者自己在李政道教授的引导下完成了“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刺绣作品;二是指现代科学激发祖国传统艺术走上了创新之路。4.因为这幅作品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苏绣艺术“科技创新”成功的典范。5.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揭示苏绣创新的深远意义;总结全文,照应文题。
  三、1.这里所有的设计和建造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零二氧化碳排放,建造者希望以此向人们展示一个零碳的未来。2.主要通过:(1)建筑屋顶带风帽;(2)黄浦江水做空调;(3)水泥一半来自建筑废料;(4)残羹冷炙转化生物能源。3.作比较,如“这种通风方式使得能耗降低为常规系统的1/5”,突出说明了通过来自光电板收集的能量进行通风的能耗之低。4.游客用餐完毕,生物质锅炉可以把剩饭剩菜即时降解,转化成电能和热能。降解完成后,最终余下的“产品”,还能用做生物肥。5.示例:建造植物墙等。
  第34-35版
  一、1.第一次我意识到身体残缺的人同样能转变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二次通过努力竞选成功,“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勇于面对新挑战,好好生活。2.作者认识到自己“我的大脑还很好用,我能够自己吃饭穿衣,甚至还能微笑”,自己可以靠自己自食其力,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3.文章标题以疑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好奇,既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又揭示了主旨: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面对挑战时的表现,这与他是否坐轮椅无关。4.示例:是否有远大的理想,能否为之努力并去实现它等。(言之有理即可)
  
  二、1.本文的线索是贝聿铭确立理想的过程。2.(1)中学读书时期的贝聿铭以打弹子和看电影为最重要的两大娱乐活动;(2)26层的国际饭店的落成使贝聿铭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3.目的是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示例:(1)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理想。(2)理想是灯,引你走向光明。
  三、1.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2.坦然、从容的心态。因为他有预感,这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即将爆炸了,自己也应该走了。3.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4.“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方向。”“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
  第38-39版
  一、1.女收银员用善意挽救了犯错误的男孩。或女收银员保全了男孩的尊严,保住了他向上的人生。2.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3.示例:可能是冷,因为当时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家境贫穷的他衣衫单薄,但更大可能是他紧张害怕,毕竟他从没有偷过东西。4.前面写“她笑着挑出一款挂着红穗的心状玉片。男孩面露窘相说:‘我再看看吧。’”表明小男孩无钱购买玉;与后文“她一眼瞥见他紧握的小拳头下露出一抹红穗”“说着就用自己温润的双手包裹了男孩冰凉的小拳头”“来到货

作文周刊(中考版)2011年35期

作文周刊(中考版)的其它文章
开启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