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验方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丹毒方
配方:鲜鸭跖草叶50片(以宽叶为佳),食醋500克。
用法:将鲜鸭跖草叶片置食醋内浸泡1~2小时,取出叶片外敷患处(将病灶全部敷盖),干后更换,每日换药4~6次。至全身症状减轻,红肿灼痛消失后停用。
注:用本方治疗小范围的丹毒效果很好,但如果病灶较大,且有并发症者,需配合其他内服药。
功效:消肿止痛。
阴道炎方
配方:苦参50克,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百部、防风、白鲜皮、土茯苓各10克,黄柏15克;霉菌性阴道炎另加川椒6克。
用法:用清水或肥皂水将外阴及阴道冲洗干净后,用中药煎液先熏后洗。每日3次。一般连用5剂。
功效:杀菌消毒。
肾炎水肿方
配方:玉米须、益母草各30克,车前草、冬瓜皮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剂煎3次,将药液混匀,倒保温杯中代茶水饮用。每天1剂,服至水肿消退为止。
功效:清热消炎,利水消肿。
眩晕症验方
配方:独活30克,鸡蛋2个。
用法:加水适量一起放沙罐内烧煮,待蛋熟后轻轻敲碎蛋壳再煮15分钟,如同煮茶蛋一样,使药液浸入蛋内,并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蛋和药液使其均匀。烧煮完毕弃药渣及余汤,去蛋壳,单吃鸡蛋。每日1次,连吃5天。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皮肤瘙痒方
配方:大黄、黄芩、黄柏、苦参各等份。
用法:水煎,待药汁冷后,湿敷于瘙痒的皮肤处,每日3次,每次2小时。
功效:清热燥湿,止痒。
鹅掌风(手癣)方
配方:新鲜的鱼腥草30克,葱1根。
用法:将两者捣烂,然后用两手频繁地搓。
功效:解毒杀菌。
外阴瘙痒方
配方:丁香12克,藿香、大黄各30克,龙胆草20克,枯矾、黄连、薄荷各15克,冰片1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外洗浸泡外阴1~2次,每次30分钟。亦可制成外洗液和外用霜外用。已婚妇女可配合每天用药液冲洗阴道1次。连续用药12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腰肌劳损方
配方:青梅、白酒各适量。
用法:将青梅放入白酒中浸泡1周后,擦拭患部。
功效:活血化淤。
习惯性便秘方
配方:鱼腥草5~10克。
用法: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便秘的药物,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利尿通淋。
慢性咽炎方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慢性感染所引起的病变。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的门户,如肺胃有蕴热,火热上炎,气血结于咽喉,可见局部慢性充血,黏膜干燥而发病。另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干燥,久之也可发为慢性咽炎。
◇方1
配方:沙参、甜桔梗各45克,诃子肉60克,硼砂7.5克。
用法:共研细末,以蜜和丸,每丸重6克,每次服1丸,每日2~3次,含化咽下。
功效:止咳化痰。
◇方2
配方:合欢花15克,白糖6克。
用法:合欢花水煎,加入白糖温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利咽。
◇方3
配方:生地黄、玉竹各15克,桂枝6克。
用法:水煎,每日服2次,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方4
配方:蝉蜕3克,胖大海、甘草各6克,冰糖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化痰。
◇方5
配方:灯芯草、白砂糖各30克,灯笼草15克。
用法:将药用沸开水浸泡,再用武火煎10分钟,取汁后加白砂糖调匀饮用,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
◇方6
配方:麦冬、玄参、菊花、金银花、木蝴蝶、甘草各适量,加胖大海2枚,冰糖2块。
用法:用开水冲泡代茶饮之。
功效:清热化痰。
◇方7
配方:新鲜嫩丝瓜。
用法:丝瓜切片放入大碗中,捣烂取汁,1次1棵,顿饮。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8
配方:鲜白萝卜1个,青果10个,冰糖少许。
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9
配方:苋菜、白糖适量。
用法:将苋菜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湿。
◇方10
配方:胖大海、蜂蜜适量。
用法:将胖大海放入茶杯中,加入蜂蜜适量,用开水冲泡,加盖3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化痰。
◇方11
配方:淡盐水1杯。
用法:每天数次用淡盐水含漱咽部。
功效:消炎止痛。
◇方12
配方:雪梨、罗汉果适量。
用法:雪梨去皮、核,切成碎块,罗汉果洗净,二者共放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化痰。
◇方13
配方: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含漱。
功效:清热化痰。
◇方14
配方:甘草、桔梗、麦冬各250克,怀牛膝500克,青果100克。
用法:将以上药共研碎成粗末,每10克为1包,用塑料袋封装备用,饮时放在保温杯里,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饮服1~2包。
功效:清热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