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纷飞的岁时,抽枝的广叶细细地舒展,杭嘉湖小镇上那悠悠的一缕气脉,柔柔地勾起心间的温暖回忆。宁静的时光,淡似水烟的日色,孩童们手中的彩灯与静夜的河水潋滟成一片流光,蓦然回首,我还是不可遏制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因为熟悉,也因为那曾经的似水年华的记忆。
翻起旧日的那帧记载了《似水年华》美好回忆的剧照,我的心也在那个瞬间被静静地扰动。许多年前,那个叫做“英”的女子,在黄磊的笔间因缘巧合地出现在这个杭嘉湖上恬静的小镇上。檐角的梵铃,叮叮铃铃,一花一叶,不曾离开的是心底的暖意,离开的是对曾经的苦苦执著,对着埠头上的日光,缓缓地闭上双眼,听,那流云的舒卷,听,那书音的朗朗,听,那树杪千重的光阴之水。一切都是静静地,静静地,只余留着自己的心声,疏朗松然,无人打扰,悠游不过。
鱼米静漪,流光飞转。水乡的历史,随着举目即见的小河水默默地涌淌着,游走于此,留给你印象深刻的或许远远不止小镇本身的建筑风采,更有那一大片的人文气息,美食风滋,而当年的《似水年华》,当年的乌镇,留给黄磊印象最深的美食,不是乌镇的粉蒸肉,不是乌镇的熏豆茶,也不是乌镇的万三蹄,而是一锅炖得浓笃笃的腌笃鲜。
腌笃鲜是江浙地区一品特有的菜色,口味咸鲜,汤汁白浓,鲜味浓郁。“笃”是江南地区的方言的一种音译,其实就是指“炖”。“腌”的是菜里的咸肉,而“鲜”就是那入味的鲜五花肉了,故而,腌笃鲜三字,无疑正是恰到好处地将这品菜肴的烹煮方式连同所用食材都浓缩进去了,而这样浓缩的概括,恰如菜品本身带给味蕾的感觉,浓鲜四溢,滋味醇厚,令人食毕仍流连不止。
腌笃鲜是父亲惯常做的拿手菜之一,每当父亲下厨炖汤,我总会像期待着什么似的,蹦蹦跳跳地等待着,等待着浓郁的汤香严严实实地笼盖过来的瞬间,缓缓地,濛濛地,顿时家的温情便蔓延在这样的浓郁之中了。原来,家的滋味,就是这样的深入骨髓地化在幼时的心底,和父亲的腌笃鲜和父母那温厚无比的笑容融合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知道,哪怕是天之涯,海之角,我的心,依然要回归到这个三口小家,因为,这里蕴藏了世上无可替代的情怀!
腌笃鲜就是用咸、鲜猪肉和鲜笋合炖出来的汤,其实,它既能被当作是一道汤菜,又能够被当作是江浙地区一类菜式的统称,即腌肉与鲜肉的合烹,例如绍兴民间的白鲞扣鸡、杭州的火踵神仙鸭、火踵蹄膀,还有金华的火腿扣肚结、宁波的鸡火蹄膀等等。吃腌笃鲜只品尝两样东西就可以了,那就是鲜笋和浓汤,鲜肉和咸肉通常是不必食用的,如果另外烹煮了米饭,可以把已经炖得非常软烂的咸肉用调羹压碎了细细地拌入白米饭中,肥瘦相间,软烂适度,滋味比单纯的猪油拌饭好多了。
腌笃鲜就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菜品,那种捂在白砂小锅里冒着缕缕蒸烟顶着盖头“笃笃笃笃”的可爱声音最适宜出现在下午的四五点钟、鱼米晚炊的时分。如果恰好是在冬日时节,那就更棒了,剔透不过的日光疏朗有情地透过镂空的石窗眼儿照入那个充满柴火气的灶房里,只见那日光的光柱灵动地跃于砂锅之上,鲜肉的新香与咸肉的醇浓连同鲜笋的清芬,浓香弥漫,引人至今遐思不绝呢。
腌笃鲜不是一道江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