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象图式理论与英语介词的习得

2011-12-29 00:00:00柴杰
考试周刊 2011年28期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意象图式的概念,通过对传统词汇教学与意象图式应用于介词教学的对比,文章以介词on为例阐述了意象图式对二语词汇习得尤其是介词习得的几点优势和帮助。
  关键词: 意象图式 二语词汇习得 英语介词
  
  1.概述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汇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对于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尤其是英语中介词的学习更是一个难题。英语中的介词虽然形式简单,数量有限,但是当它与其他词搭配时便会产生很多不容易理解的意思。如何找出一种简便有效的学习介词的方法一直是学习者和老师们探索的问题。本文则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与英语中的介词结合起来,努力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介词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
  2.意象图式与词汇教学
  2.1意象图式理论
  对于意象图式,不同的学者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Lakoff将“意象图式”定义为:“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反复出现的结构,如容器、路径、连接、动力、平衡或如某种空间方位或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因此,Lakoff认为,意象图式是一种包含少数构成成分和简单关系的结构。
  而Langacker则把意象图式的结构进一步分析为动体(trajector,TR)、陆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TR和LM之间是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的确定须参照LM这个参照物。TR所经过的路径即为PATH。
  Johnson(1987)认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赋予我们经验一致性结构的动态结构,其形成有生理物质基础。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三维容器,身体内外具有的联系和作用经过反复,在大脑中产生意象图式,如容器图示、力图示等。
  Gibbs & Colston(1995)认为,意象图式可定义为空间关系和空间运动的相似的动态表征。
  2.2意象图式理论与介词教学
  2.2.1传统介词教学
  传统词汇教学法受结构主义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对于词汇的意义,采取列举方式,停留在语篇或常用意义的介绍上。如:“at用于‘点’,in用于表示‘在某个范围’”,大部分人是这样学习或教授介词的。
  当老师在课文中遇到的时候,会将这个介词的所有意思罗列出来,再列出这个意思下常用的词组,然后再给出几个例句。如“on”一词,老师会列出这个词的下列意思:(1)表示“在……之上”。如:on the table.(2)表示“以……支持;挂在……之上”。如:Prices are on the wall.(3)表示朝向;在……旁。如:He stood on my left.(4)表示“在……的时候;在……后立即”。如:He jumped with joy on hearing the news.(5)表示关于,有关。如:She made comments on our paper.(6)表示“以……方式,通过……”。如:Did you hear it on the radio?(7)表示“处于……状态”。如:He is on the football team.
  这是老师在遇到介词时给学生列出的各个义项,当再次遇到的时候还会反复地重复它的用法、常用短语。学生就是这样机械地重复、记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很大的影响。
  2.2.2意象图式理论与介词教学
  前面介绍的是传统介词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只是现在机械的重复、记忆中掌握这些介词,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而且忘记的机率也是很大的。而意象图式理论则是从介词各个意思的内部关系去研究,把看似无关的义项联系在一起,给学习者一个更直观、形象的认识,便于学习者的理解与记忆。下图是介词“on”的其中两个意象图式。
  老师讲解类似“on the table”这样的短语时就可以借助下面的图示。
  图一这个意象图式表达了介词“on”的支撑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意象图式很容易、很清晰地对介词的这个义项认识和掌握。
  从这个图我们则很容易理解它的内部联系,便于我们理解与记忆。
  而图二则表达了介词“on”的依附关系。
  通过以上的两个关于介词“on”的意象图式,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对比出这种介词教学法与传统介词教学法相比的优势所在。
  2.3意象图式教学优势
  意象图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尤其是对具有重要作用。Loewen & Morimoto(2007)指出,意象图式对二语词汇的习得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1)高效性。从某种程度上讲,词汇习得是一个“非情境化”过程。因此,与简单的词义罗列教学相比,意象图式可以明显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2)基于意象图式本身的特点,习得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词义的内部结构,尤其是了解其各项意义是如何从其原型意义引申而来的。(3)习得者可以不再仅仅依靠二语词汇与其本族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去学习二语词汇。(4)意象图式有助于习得者对单词进行“深层次加工处理”。
  3.结语
  文章简要阐述了意象图式理论的定义,指出传统词汇教学对于介词的讲授只是简单地将介词的各项含义进行罗列,并用句子加以巩固重复,而应用意象图式理论则使得学习者从一个更清晰的角度去认识和记忆英语中的介词,尤其是对介词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有利于二语学习者对介词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肖明齐.意象图式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黑龙江科技信息.
  [3]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孙妍.浅谈意象图式与英语介词的学习.安徽文学,2009,(1).
  [5]赵燕芳.认知语言学概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