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选举”词汇解析

2011-12-29 00:00:00李莹
考试周刊 2011年28期


  摘 要: 美国用语是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最优途径。美语很丰富,很有创造性。在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都出现了很多生动的词汇,政治词汇记录了美国政治民主的进程。而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也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跟美国总统及总统候选人以及选举策略相关的词汇来揭示独特的美式选举,从而透视美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
  关键词: 美国大选 选举词汇 美国总统 选举策略
  
  虽然迄今为止,美国只有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文化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体系。它既不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简单延伸,也不是欧洲文化与美国拓荒文化的相加,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美国特色的文化。在美国独立后,它继承了欧洲民主思想,同时又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形成了有美国特色的政治体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政治的不断变化必然导致其语言词汇的变化和创新。而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必然会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眼球,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一些与“大选”相关的词汇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之一。而且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的权力在不断地增大。这是由于20世纪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强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而且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延续了40多年的冷战大大加强了总统处理危机的权力。另外,自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总统可以方便地出访世界各地;而各种媒介的发展,使总统被放在聚光灯下。因此,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成为了美国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说这是一场全民性的政治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与大选有关的词汇。
  在美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总统。依据美国宪法,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美国本土出生、至少年满三十五岁、在美国至少已居住十四年以上。因此,在美国只有一部分人有资格成为候选人,进而才能竞选总统。
  Favorite son(宠儿)就是这样一类有资格竞选总统的人。宠儿通常是各州的州长或议员。在总统选举过程中,各州不管是出于关系还是面子都会全力支持他们的宠儿。在初选阶段,很多人都想获得提名,而且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可能也相当,或者有些政客强烈反对提名以为非常优秀的候选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由各州推选出这样一位宠儿。一来对其表示爱戴,二来作为日后与其他竞选人讨价还价的政治资本。
  众所周知,在美国政治中一直存在驴象之争。1828年,民主党人杰克狲竞选美国第七任总统,对手以“笨驴”嘲讥他。杰克狲当选后,其顽固的作风让他那“驴子”的绰号挥之不去。1874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特斯在漫画中用受困的大象来讽刺共和党在选战中失力。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都接受这种比喻。驴子被视为笨头笨脑的动物,但民主党人认为,驴子其实是既聪明有又勇气的动物。大象被讥为大而不当、华而不实、保守愚昧,但在共和党人心目中却代表了尊严、力量和智能。每到选举季节,海报和报纸铺天盖地都是驴和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
  用兽来比喻人,是文字中常用的技巧,因此兽的形象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美国政治中。除了以上提到的“驴象”,有两只马也非常有名,一只是dark horse,一只是stalking horse。
  dark horse“黑马”,也就是跑马场里的所谓“冷门”。在政治中,一位不太知名的候选人如果能获得提名甚至最终赢得选举也被称为“黑马”。作为一个政治词汇,“黑马”第一次出现在1844年民主党的全国会议中,而这匹“黑马”就是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James Knox Polk),1825—1839年任众议院议长。1839年任田纳西州州长。1844年,波尔克被民主党提为总统候选人,竞选成功。但是,作为国家领袖,只能说他不太知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奇迹般地获得了民主党的提名并最终当选为总统。现在,“黑马”也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表示出乎意料获得胜利的人。
  stalking horse在16世纪的英语中指猎人用来掩护自己以接近其猎物的马,或者叫假马。在美国政治中则指为掩护主要候选人而推出的候选人。他的作用主要是分散选票或是使党的代表大会出现僵局,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主要候选人当选。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的任期一任为四年,通常不超过两任。这是国父华盛顿创始的。在华盛顿任总统八年以后,他坚决拒绝连任,而是回到他的老家。纵观整个美国历史,只有一位总统是个例外,那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时共和党却以双关语来骂拥护富兰克林·罗斯福连任三任的人为Third termites(三任蛀虫)。罗斯福逝世后,在杜鲁门任内,也就是1951年,国会通过了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其中第一款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无论任何人,于他人当选总统任期内担任总统职务或代理总统两年以上者,不得当选担任总统职务超过一次。”也就是这条修正案明确了美国总统的任期以两任(八年)为限,于是又出现了另一个词,那就是Lame duck(跛鸭),专门指那些任期行将两届而不能当选连任者。
  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对候选人的职业没有要求,但是很多总统在成为总统之前都是律师和士兵。这是赢得选举的一个有利条件。比如华盛顿、杰克逊、哈里森、泰勒、皮尔斯、格兰特都是将军;西奥多·罗斯福曾任海军副部长;威廉·麦金莱18岁从军,以少校军衔退伍。由此可见,在部队服役的经历能为候选人的顺利当选加码。不过,知识分子搞政治的就不那么幸运了,他们被称为egghead(蛋头)。迄今为止,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就是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他也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法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美国人喜欢把那些整天只顾埋头看书、不理世事、自以为大有学问的知识分子称为“蛋壳脑袋”(egghead),这个比喻十分生动形象。大凡知识分子因用脑过度,头发基本上掉光了,秃顶的脑袋颇像一个蛋壳,egghead也就“显山露水”了。但egghead的流行开来还与美国总统选举有关。1952年,共和党(the Republican Party)候选人艾森豪威尔(Dwight D. Eisenhower)和民主党(the Democratic Party)候选人史蒂文森(Stevenson)竞选第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是著名的战斗英雄,声名显赫,颇得人心;史蒂文森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律师,支持他的大都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自由派人士。史蒂文森的演讲不乏风趣幽默,但充满了严肃的观点和尖锐的说法,因而被称为“蛋壳脑袋”,一位共和党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错,所有长着蛋壳脑袋的人都热爱史蒂文森,可是你认为有多少人长着蛋壳脑袋呢?(Sure all the egg-heads love Stevenson. But how many egg-heads do you think there are?)”知识分子毕竟是少数,而长着“蛋壳脑袋”的知识分子则更是凤毛麟角。看来,形势对史蒂文森极为不利,果然,艾森豪威尔以绝对优势赢得了大选,而史蒂文森终因曲高和寡,倍尝“高处不胜寒”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任何一个选举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赢得选举。但是,美国选举不同于一些欧洲国家的选举,对于第二名没有任何奖励,赢者通吃(winner takes all)。于是,竞选组织必须制定策略以便将候选人获胜的机会最大化。在制定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新的词。
  Coattail effect也即衣尾效应,也叫裙摆效应、衣摆效应,字面上意思是外套的下摆,所谓“衣尾”部分。在美国政治术语中,通常表示“拉抬候选人声势”。如果某位候选人(尤其是总统候选人)票房魅力十足,那么大选年时,他前往各州巡回造势,与他同党派的参、众议员候选人就会同台造势。所到之处,沾总统候选人的光,总能号召大批仰慕者、支持者共襄盛举,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笼络更多的人气,大多数的总统候选人都会大打“亲民”牌。于是就出现了baby kisser这个词,它专门指为拉选票到处笼络人心的政治家。
  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电视机被引入总统大选后,今天我们看到的有关竞选的场面大多是电视辩论,当然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也成了选举中各方争夺的主力战场。但在早期美国西部开发时期,因为不具备现代的设备和技术,大多数的候选人只能选择传统的方式,当然有些至今还在沿用。比如take the stump(爬树根)。在美西城市文明还未发达时,总统候选人作演说的时候以大树根为讲台,爬上去大声疾呼。后来就用这个词来形容候选人游说各地做竞选演说。
  当然不是所有的候选人都会采用演说的方式来赢得尽可能多的选民,有些党派也会使用一些不良手段。log-rolling(滚木头)和horse-trading(卖马)这两个同样来自美西开垦时代的词便是指党代表大会中所使用的不良手段。滚木头比拟选举会场中某派硬要推举自己人,于是友派暗中狼狈为奸,促成其事。然而帮忙也是有代价的,比如获胜后要分赃,或者为之前的支持者办事,有如贩马交易(乔志高:111)。
  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能最直接、最迅速、最敏感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美国选举政治中出现的这些词汇不仅反映着美国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且让我们通过洞悉这些现象,提升了对语言产生的力量的理解与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娟.小议美国总统词汇的构成与来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06.
  [2]戴卫平,张学忠.美语与美式选举政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06.
  [3]乔志高,美语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M].2001.10.
  [4]Sutcliffe,Herbert and Berman,Harold,Words and Their Stories[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78.